“这几日,倒是给累坏了吧。”毛知县看着下面坐着的几位年轻人说道。
“不累不累,知县大人,这是在下整理的历代名人事迹,还请大人过目。”
“还有我,还有我。。。”底下的人立马将手中整理完毕的内容交给毛知县。
“好,很好。”毛知县将他们手中的书页收集上来,看了眼县丞,问道:“蝗灾如何了?”
“大人,蝗灾已经不算严重了,下面的人正在清理残余的蝗虫,灾民情绪也比较稳定,城中大户也在施粥发放一些粮食,总体来看,我们还是非常稳定的度过了这次的饥荒。”
县丞立马回道,“好好好,这就好。”毛知县看了下在场诸人,说道:“大家先行退下吧,我还要去找周大夫,商量县志的问题。”
“既然大人还有要事要忙,我等就先行告退。”说着一帮人便按序退下。
“等等,这里应该写诸生问曰,而不是写子明问曰。”在周府宅院内,一帮人在哪里撰写县志,时而眉头紧皱,下笔艰难,时而眉头舒展,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这不正是子明问的吗?为何要写诸生?”当撰写到县志序的时候,开始有些意外发生了。
“虽然是我问的,可是我也是代表大家的意愿问的啊,难道你们心里不想这么问吗?”子明一拍脑门说道。
“那倒也是,子明所言确实是我们在场诸人的心愿。”沉默片刻,便在纸上写上“诸生问曰”几个字。
“哟,大家都忙着呢。”一见毛知县走进来,大家纷纷停下手中毛笔,站起来打招呼:“见过知县大人。”
“哎,别客气,你们忙你们的。”毛知县也不打扰在场撰写的人,直接找到周希程,二人在花园嘀咕了好一阵子,方才离去。
时间飞逝,毛知县终于要走了,那一天全象邑的人们都自愿排着长队,前来送他。
“大家就送到这吧。”北城门外,毛知县对前来送行的人们说道。“大人,我们舍不得您啊。”人们含泪说道。
“大人,这本县志,您千万要收下。”周希程将一本县志塞给了毛知县,毛知县看着手中县志,上面的“象山嘉靖县志”还是他亲手写上,里面序言后面还有他的私章印盖。
“这。。。”毛知县拿着县志,一时间说不上话来,“大人请收下。”几个年轻小伙子,抬着牌匾走了上来,只见上面写着清正廉明四个大字。
“这可怎么使得?”毛知县大惊:“毛某何德何能,尽让乡亲们如此爱戴,想来这牌匾废了乡亲们不少钱吧。”
“大人,这些都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就不要客气了,”子明说道:“大人自上任以来,修建城墙,抗击倭寇,保境安民,我们可都看在眼里,大人就收下吧。”
“是啊,大人,大家还准备为您建立生祠,日夜祈祷,表达我们的爱戴之情。”林朗知也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