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守等人自寻死路,但是郭宽可不能坐以待毙!
郭宽一边让郭欢联系郭家未走的青年男子,试试能不能组成守卫。一边联系阳翟其他大族,看一看有没有能结成同盟的可能。
不过结果却收效甚微,以前那些留在阳翟的郭家宗族,大部分都是贪财重利的短视之人,怎么会白白出力帮助郭宽?
而阳翟的其他大族也让郭宽连连碰壁,不过有了之前杨彪的教训,郭宽对黄氏、张氏和唐氏都没抱多大的信心,不过都是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罢了。
真正让郭宽在意的是阳翟辛氏和阳翟赵氏,前者有郭宽熟悉的辛氏兄弟辛评、辛毗二人,后者在阳翟也拥有非常不错的口碑,当然这重中之重就在这如何说服辛氏上了。
赵氏的说客之路给了郭宽极大的信心,他在赵氏受到了赵氏家主赵平的盛情款待,而赵平也是典型的儒士,在郭宽晓之以利,动之以情的话语中答应了和郭家结为同盟,共同应对黄巾反贼。
这其中最出乎郭宽意料之外的事情是,促成这次结盟的关键人物竟然是赵平的儿子——赵俨,一个跟他同年出生的孩子。
这让郭宽一度怀疑赵俨也是穿越人士,不过他又想到如果赵俨也是穿越人士应该让赵家早早避难,而不是坐以待毙,后来只能说这孩子是真聪明!!!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郭宽在成功说服赵氏之后,满怀信心的前往了辛家。
送上了名帖之后,郭宽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历史名人,辛评、辛毗两兄弟,这兄弟二人约莫二十五岁上下,长相颇为相似,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死人脸,让人不自觉的感到威严。
礼毕之后,郭宽也没寒暄,直接便进入了今日前来的主题,说到:“小弟阳翟郭氏旻公之孙郭宽,见过二位兄长。
太平道反贼日益猖獗,虽现在颍川不见其踪,然太平道必然此刻集结颍川之信徒,若是等到太平道准备充足,必定对我阳翟行那雷霆万钧之事,若到那时,阳翟危矣。
恳请辛氏同我郭氏、赵氏携手同盟,共抵反贼。”
辛氏兄弟相视一眼,辛评也不是那故弄玄虚、推三阻四的小人,但也不是冲动鲁莽之人,于是便问道:
“我们兄弟二人近日常有听闻,贤弟为抗击那太平道多有奔波,但我心中实有困惑,这黄巾贼不过耕农流民,缘何让贤弟这般忧心不已?”
郭宽闻听此言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辛氏兄弟非是短视之人,若阐明缘由,必将说动辛氏;而忧虑的是若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原因,肯定无法打动这二人。
不过郭宽还是心中顿觉振奋,只要你讲道理,那么就有机会。
郭宽检索了一下脑中备好的理由,清了清嗓子,说到:
“非是小弟别有用心,而是那太平道来势汹汹,不得不防。
小弟此言理由有三,
这其一,太平道虽然仓促举事,然而那张角蓄谋已久、准备良多,朝廷不过近日得知太平道不轨,若冒然对垒,以有心算无心,我大汉必将措手不及!此为智输。
这其二,大汉军队虽然连年平叛西凉,但是冀、豫、徐、荆等州之兵久疏战阵,太平道虽然多是流民耕农,那张角蓄谋已久,其门徒信众必定早已暗中操练许久,而且黄巾贼人比之汉军更加奋勇,若两军交战,恐怕不易抵挡,此为力输。
这其三,天子受奸人蒙蔽,宦官贪赃枉法,弄得朝堂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雪上加霜的是这几年连年天灾,赋税徭役极重,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死伤无数。这太平道虽行逆天之举,然而天下百姓都想求一个生路,此乃义输。
有此三输,若还是不妥善加以防范,岂不是至那无辜百姓于黄巾贼子的屠刀之下么?”
说完郭宽为了烘托感情,又起身向辛氏兄弟拱手道:“我代表阳翟数万苍生,恳求辛氏救阳翟于水火之中。”
辛氏兄弟比之文太守,不论是胸襟,还是眼光都高了不止一筹,而且还是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年纪,虽然作为党人受党锢之祸的阻碍,但是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是远超常人。
听了郭宽一番肺腑之言,也认识到了黄巾贼的危害,更是听懂了郭宽那极其不明显的暗示,黄巾贼首要目标就是你我等大世家啊!
于是辛氏兄弟连忙向家主禀报此事,经过一番商量最后同意了郭宽的联盟,但是辛评还是对郭宽说道:“贤弟,虽有我三家联盟,但是依你之言,黄巾贼人多势众,防御起来恐怕尚显不足啊!”
郭宽哪里不知仅凭三家无异于螳螂挡车,可那文太守刚愎自用,不听忠言,他又有何办法呢?只好安抚辛氏自己会尽快努力说服文太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