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大人,廉大人!”
步行至朝华门时,他们二人便迎上了候在那的景慈宫总管公公。
“原来陈大人也在——两位大人,咱家有礼了。”
“见过王公公。”
合袖对礼完毕,这陈侍郎也有眼力见,说着“鸾台有公事尚未处理”便先行告退。待陈大人走远了,王公公便笑呵呵地望向廉城,刚想开口却蓦地注意到那颜色有异的袖子。
“廉大人,这是——”略一细看,却见那袖子下血迹斑斑的手,这王公公忍不住跌足叹气,“哎呀,大人的手怎么伤了——别说咱家看着揪心,太后娘娘也要心疼了!”
廉城只摇头说没事——这种程度的帝王之怒已是轻微至极的了,只是刚才的那番交锋着实令他筋疲力竭……
陛下的脾气,到底与先皇太后不同。
……
新年将近,各宫都红红火火地打扮起来,宫巷的明路灯也被系上了喜气的红色吉祥结,连原本清冷的宫道都添了几分生气。可不知怎的,或许是因为最近的晦气事,这宫里一直被某种沉闷压抑的气氛笼罩着。
由此路前往太后的景慈宫,必会途经重云殿。
如今中宫无主,贤妃又最得恩宠,重云殿自然装饰得最为绮丽奢华,同位份的惠妃宫里也比不上。行至半路,远远看去,黄昏时分的重云殿已然一片灯火辉煌,好生贵丽。
二人走在宫道一侧,时不时闲聊几句——
“敢问王公公,这几日重云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这大太监闻言摇摇头,却又开口道:“不过——不知廉大人听说了没有,陛下本想加封贤妃娘娘一个‘荣’字以作安抚,可这‘荣贤妃’的诏书都起草了,谁料到赵侍中竟出了这事!”
自大夏建国以来,后宫妃位只立“贵、贤、淑、德、惠”五妃,整整十八年间,惟有两位宫妃拥有两字封号,一位是高祖皇帝初立年间的懿贵妃,即太宗皇帝生母,可惜早逝,太宗即位后便追谥生母为孝懿皇后;另一位,便是太宗朝前期的宁淑妃,后期的皇后,当今陛下的生母昭成太后——
足以见这“荣”字,对贤妃赵婉宁来说有多重要——小产噩梦之余又遭亲族拖累,实在令人惋惜。
转入宫巷,明明是黄昏时分,可那天边却无有霞色,只是一分分黯淡下去。巷路那头远远地传来开道宫铃的庄严之声,驻足停步,远远眺望,只见两个蓝裙的宫女提着鲤纱宫灯缓步走在前头,四人抬的芙蓉轿辇稳稳地跟在其后,两侧陪侍的青衣大宫女手捧鎏金桐花转香炉,袅袅而来。
在离廉城三十步远时,执青鸾仪仗扇的宦官趋步至轿辇之前,交扇作遮,避嫌外臣。
“臣鸾台侍郎廉城,无意冲撞娘娘,万望娘娘恕罪!”
这悠长的宫巷穿过绵柔的风,裹挟着清冷而高傲的香气,宫铃庄重,隐隐有金石的颤音。
避至朱墙之脚,男子揽衣摆而跪拜,紫底孔雀官服长袖拂地。顿首之余,廉城抬眸,那芙蓉轿辇却在眼前停下,只见轿辇的底板之上,花鸟之饰雕刻精良、栩栩如生。
“廉大公子——”
那贵人的嗓音软绵中存了几分沙哑,似是伤了喉咙,可那语调中的冰冷寒凉,却是更甚。
“连月来既要在前朝为陛下分忧,又要来后宫给太后解闷——本宫倒是得夸夸你了。”
“臣惶恐,臣不敢。”
低首跪伏于地,余光瞥见那月牙白的湖光缎长袖似是抬了抬,执仪仗扇的宦官旋即恭敬退至轿辇之后。廉城忽觉手上刺痛,无意抚地间,伤口竟又裂开一些。
“罢了,廉大人起身吧。”
她慢悠悠地说着,瞧了一眼跪在一旁的王公公,冷艳的朱唇浅浅勾起一抹冷笑。廉城再拜谢恩,颀长英挺的身子直直站起,却恰好平视对上贤妃的双眸,便倏地压下视线。
“前朝的事,本宫倒是听说了些——此番廉大人和陈大人为本宫那废物伯伯出了不少心力,这么想来,本宫倒是欠了太后和惠妃了。”
“朝堂之事复杂,臣等只是尽了臣子本分。”
廉城躬身作揖,自如应答,却闻得贵人嗤嗤一笑。
“本宫怎么觉得,后宫之事里也有廉大人的‘本分’?——如此想来,廉大人的本分可真是宽广。”
“臣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廉城抬眸,目光凛然无惧,直直对上那张妆容雅致却略显苍白的脸,可她脸上的笑意却是浓了几分。
“廉大人真是有趣——”赵婉宁不再看他,只是笑着扭头望向前路,朝云近香髻上的鸾花衔珠翠翘轻颤,“真是每次碰面都能逗得本宫发笑。”
轿辇稳稳抬起,宫铃声复鸣响。手捧鎏金桐花转香炉的青衣宫女经过,瓷白刺绣帔帛迎风飘曳,仙仙灵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