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廖化和马谡带到成都相府之后,司马昭一直受到诸葛亮的礼遇,他并没有限制司马昭的人身自由,允许他出入相府到处走动,但却始终派廖化或是马谡跟在他的身边,以保护为名行监视之实,同时也严防司马昭与任何人有过多接触。 当时雍闿联合孟获等当地蛮族首领起兵反蜀,杀死了建宁郡太守正昂投降了东吴孙权,孙权任命他为永昌太守,这给当初逐渐升温的吴蜀联盟形成了阻力,后来诸葛亮写下亲笔信派使者邓芝送往武昌,质问孙权为何招降纳叛,背弃盟约。 迫于压力之下孙权只好作出了公开表态,不再承认雍闿是东吴的臣子,更不会干涉蜀国处罚本国的叛逆之臣,以抛弃雍闿换来了吴蜀之间的和睦。 不久陆逊建议孙权主动提出了与蜀汉结盟分别夹攻曹魏的战略规划,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提议,但又同时声明南方的叛乱急需平定,分兵之事只能等到叛乱平息之后才能实行。 目下,一切正朝着司马懿的预测发展着... 雍闿叛乱割据南中已经长达一年有余,诸葛亮因要安定以成都为中心的国内,又顾忌到大举南征会有后方空虚的危险,所以迟迟没有行动。 可是南中的局面是不容忽视的,诸葛亮也不可能长时间纵容雍闿和孟获等人继续嚣张下去,为此他特地找来自己在谋略上很信得过的马谡来商议此事。 正当他们讨论是否应当立刻出兵,以及出兵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时,诸葛亮突然停止讨论看向了门外:“出来吧,不要再躲了...” 见诸葛亮已经发现了自己,一直躲在门外左侧的司马昭马上转身准备逃走,可是当他刚刚转过身时就装在了廖化的怀里,看着廖化那严肃异常的目光,司马昭顿感大事不妙。 根本就不听他解释的廖化直接伸手拎起了他的衣领,像是提小鸡一样拎到了屋内。 “放开我!我不过是刚巧路过罢了!” 诸葛亮早就想到了偷听的人会是司马昭,所以他一点都不惊讶,看着他双脚腾空胡乱扑腾的司马昭,诸葛亮对着廖化挥了挥手,于是廖化便将司马昭放了下来。 “既然你听了也不能白听,说说看吧,你对南征这件事有什么建议呢?” 这下子廖化和马谡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司马昭的身上,他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回答说: “丞相想要率军南下建宁,此时最大的顾虑便是曹魏会趁虚而入,而东吴孙权虽然和贵国重立盟约,不过大争之世盟约是会根据时势而不断变化的,到那时也难保陆逊不会率军攻入巴郡,巴蜀虽然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但面对两面夹攻恐怕就算是丞相你也无法招架吧?” 听司马昭居然敢挖苦讽刺诸葛亮,廖化气急之下便想伸手去打他,却被诸葛亮伸手拦住了,看着司马昭的眼神开始大放异彩: “说下去...” “其实想要避免这种陷阱方法很简单,丞相可以秘密派出前往东吴的使者,身上携带您亲笔写给陆逊的书信,信中一定要言及吴蜀合兵之事,并且刻意让驻守襄阳的曹军将领发现,曹丕从您的信中看到这样的内容必然会高度重视,必然会出兵吴国以阻止吴蜀联盟。” 马谡对司马昭的话不以为然,他反驳道: “照你这么说,此时吴蜀的力量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实力和所控地域比较弱小,曹丕也很有可能先打我们,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对此司马昭解释说: “曹丕称帝之时便想通过征伐他国来给自己立威,如果他认为攻打益州、汉中是首选的话,就不会有前两次的南征伐吴了。我之前曾经听父...” 当他的话语中不得不提到司马懿时,司马昭有一个刻意的停顿,然后迅速将司马懿绕开: “之前蜀汉因昭烈皇帝刘备崩殂,从而导致的国中震荡和南中的叛乱,表面上看攻打益州的确是个不二的选择,可是曹丕自然也会想到如果攻打益州的话,那么孙权很有可能会趁虚袭击淮南,而益州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这样一来魏军很有可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 这时诸葛亮接过了司马昭的话: “而攻打江东的话则截然不同,因为现在的我光是要处理南中的叛乱就已经分身乏术了,又怎么会有余力北上雍凉或者东援孙权呢?这样一来他为了拆散吴蜀联盟就只有一途,那就是第三次征讨东吴,而曹子桓兴兵进攻孙权之日,正是我率军平定南中之时。” 见自己还没有将话说完,诸葛亮就已猜到后面的全部,司马昭不服气的努嘴小声抱怨说: “既然你都知道干嘛还要问我呢...” 诸葛亮笑了笑,随即转身对马谡说: “幼常,我即日就会上奏陛下请求亲自率军南征,你去准备一下。” 说罢诸葛亮又看向了仍旧撇过脸不理会自己的司马昭: “好了好了,你就别生气了,不如这样吧,此次你和我一起去南中。” 一直对军旅十分感兴趣的司马昭听到诸葛亮要带自己南征,更何况长这么大他都没有去过南中,对为止领域充满好奇的他,脸上的不悦瞬间烟消云散,变得欣喜异常: “你说的可是真的?” 得到诸葛亮肯定的答复之后,司马昭兴高采烈的跑了出去准备收拾东西。 等到司马昭离去后不久,廖化就对诸葛亮让司马昭参与军政之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丞相,司马昭毕竟是司马懿的儿子,让他过多接触到您的军政谋划,这恐怕...” 诸葛亮伸手拿起了席案上的羽扇轻轻放在胸前摇了摇,目光看起来深邃而又神秘: “司马昭和司马懿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血缘关系,可因为张春华使得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渐生隔阂,如果这种隔阂越来越大,那么这份血缘关系就会成为挡在司马懿面前的阻碍。” 对于诸葛亮想要将司马昭一起呆往南中的想法,马谡也表示赞同: “的确,这段时间以来我部署在汉中与雍州边境的密探,已经发现贾穆和郭淮正在分头查询司马昭的下落,这个时候把司马昭带到南中也能够避开他们的耳目。” 公元225年(蜀建兴三年、魏黄初六年)三月,就在曹丕的大军渡过讨虏渠南下直逼孙权的消息传到成都之后,诸葛亮也已经做好了南征平叛的全部准备。 同月,诸葛亮上书蜀帝刘禅,奏请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征讨雍闿、孟获等叛将。 得知此事的都护李严,认为南征是个树立自己威望的好时机,不能让诸葛亮抢去,于是也镇守地永安匆忙赶回了成都,以丞相诸葛亮应当留守成都照应朝局,自己身为统管内外总军事的人,理应统兵平乱为由,向刘禅请命由他率领大军南征。 可刘禅却将李严的奏章转手就交给了诸葛亮,并将此事交由他处置。 诸葛亮看出了李严的目的,他严厉指责了李严身负镇守益州东部防务之重责,未经朝廷宣召居然擅离职守,于是公开命令李严返回永安,南征之事无需他插手。 最后李严只好怀着巨大的不满和怨忿,灰溜溜的返回了永安。 通过这件事,李严彻底明白铁一般的事实: 诸葛亮在朝中的主导地位是现在的自己所无法撼动的,强行争权无异于以卵击石。 排除了所有障碍之后,诸葛亮率领精兵五万浩浩荡荡向南中进发,行军过程中诸葛亮询问与自己同坐一车的司马昭说: “此次南征你可有良策?” 善于思考分析的司马昭想了一会儿后说: “南中叛乱规模很大,然而细想之后则不难发现:他们的部落集群众多,虽然表面上以雍闿为首,却实则各怀鬼胎。何况五官掾功曹吕凯仍旧率领余部在永昌坚守,长达两年都没有被雍闿打败,这足以让雍闿的威望逐渐下降,我想他们过不了多久雍闿必定会死于非命。” 同年七月,南征大军行至越嶲之时,果然从永昌传来了雍闿被同盟者高定所杀的消息,高定的人马屯守云南,于是诸葛亮趁着叛军互相攻伐之际分几路进攻高定的人马,接连攻克了遂久、姑复,南渡淹水直逼云南,最后廖化率军攻破云南城斩杀了高定。 诸葛亮一出手便收复了云南全境,这让盘踞在永昌以孟获为首的部落势力非常恐慌,孟获为了抵抗诸葛亮于是便收拢了先前雍闿的余部,以及被蜀军击退逃至永昌的高定残兵,杀害了即将前往云南赴任太守的吕凯,在剩余部落的支持之下与诸葛亮形成了正面对峙。 面对南蛮部落的集体反抗,廖化认为想要扫平他们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他主动请缨率兵进攻永昌,但这个时候参军马谡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南中与成都距离甚远,这次我们就算是把他们给打败了,等我们走了之后恐怕还是会再度掀起叛乱,这样下去非长远之策。” 一直以来诸葛亮对马谡的才智都非常欣赏,也将他当做是自己的徒弟一般教导,这次马谡的论点再度引起他的兴趣: “幼常有话但可直言。” 马谡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 “南中的局势非常复杂,蛮族部落也很多,如果是以普通平叛的方法,简单粗暴的用强兵镇压,那么除非将他们彻底杀光、连根拔起,方能一举解除后患,可这种方法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代价也会很大,陛下和丞相一直以来都以宽政安抚民心,这么做会引起国内民心的震荡,非仁厚者所为。在下认为对待南蛮的叛乱应当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八字要诀,只要能够让南蛮的部落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善意和仁慈,让他们不再对我们产生恐惧和不安,那么他们就不会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再度掀起叛乱。” 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司马昭,将马谡口中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默默记在了心里。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怀柔为主,刀兵为辅”的政策,在命令大军向永昌开进的过程中,沿途务必不得扰民,而且要善待当地百姓,就算是百姓对蜀军并不欢迎乃至敌视,也不能有任何的报复举动。 见蜀军已经准备向自己发起进攻,孟获联络各方部落开始迎击,诸葛亮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南蛮联军,孟获本人更是被蜀将陈式擒获。 被俘后,诸葛亮亲自为其松绑并带着他观察了蜀军的兵营军阵,然后询问孟获说: “此等军势如何?” 孟获很不服气,说自己这次战败是因为不知虚实,这次亲眼看了之后也不过如此,如果再战定然能够大败蜀军。诸葛亮淡笑不语,这时站在他身旁的司马昭突然开口说: “既然他不服气的话,就放他回去好了。”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么?” 一听司马昭的话,陈式等蜀汉将领纷纷露出了不悦之色,但诸葛亮却一挥手: “放他走吧...” 既然诸葛亮已经发话,那么就算是将领们有再大的意见也只好执行。 惊讶的可不只是蜀军将领,就连孟获本人也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会真的放自己走。 等到孟获被自己的族兵借走之后,诸葛亮低头询问司马昭说: “你猜猜看,我要放他几次才能够让他真心归顺?” 遥望着骑着骏马飞似逃走的孟获,司马昭仰起头身处了自己的两只手掌,露出了除去左手大小拇指以及无名指之外的所有指头: “七次!” “哦?” 诸葛亮扬起眉毛笑道:“你怎么会这么肯定呢?” 司马昭回答说:“要不要打赌?” 后来孟获先后六次与诸葛亮展开决战,都被诸葛亮所击败,每次生擒孟获之后,诸葛亮见他仍旧没有臣服的意思,都采取宽和的政策将他释放,直到第七次... 见诸葛亮依旧不打算诛杀自己,反而善待所有的俘虏和百姓,孟获终于被感动了。 而诸葛亮以及他身旁的司马昭都在观察着孟获的一举一动: 这次孟获没有再离去的意思,而是跪在了地上向诸葛亮拜服道: “丞相真乃天人,孟获服了!南人永远不会背叛您!” 南中平定之战历时半年,从三月出兵至九月孟获携众首领渠帅归顺,诸葛亮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九月中旬诸葛亮在孟获的陪同之下来到滇池,接受了所有部族的投降,出于对诸葛亮杰出人品的敬佩,当地的百姓将金、银、丹、漆、耕牛以及战马等优良物资都上交给诸葛亮用以国家取度。 诸葛亮巧妙利用曹魏与孙吴之间爆发第三场战争的宝贵战机,迅速平定了历时长达两年的南中四郡叛乱,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为他之后五次北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经过此次战争,司马昭也发现了诸葛亮身上独有的魅力,和自己的父亲司马懿一样闪耀夺目,但似乎却根本不相同... 战后班师的途中,诸葛亮看着司马昭望着窗外发呆,便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竹简问道: “怎么?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被从发呆状态之中拉出来的司马昭回答他说: “你和他都说对方都是平生罕见的对手,我只是在想你和他到底有什么不同...” 虽然司马昭并没有在言辞之中提及这个“他”到底是谁,但诸葛亮很明白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司马懿。而更令诸葛亮在意的是,司马昭居然认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好好去理解,现在恐怕连我和你父亲都无法给你答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