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哈哈一笑,让高翔起来,并温柔地问道:“爱卿。好久不见呀。这几日,听说你收了几家晋商的银号。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呀。”
高翔听了,心里暗道,装得这么老成,自己不也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嘛。
可是嘴上却说道:“这都是托皇上的福。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算小的,多亏有贵人相助,方才化险为夷。”
“听说你在苏州府时,还主动向官府缴纳商业税。这是怎么回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高翔听了万历皇帝的问话,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道:“启禀皇上。小的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国家,为了大明王朝。皇上,你是知道的。眼下我们大明王朝的税负,主要是来源于土地耕作。
可是土地耕作完全要靠老天爷的脸色。风调雨顺的年份,产量就很高;遇到旱灾、水涝等恶劣天气,收成自然是锐减。
另外,有功名的可以免除赋税。皇亲国戚、功勋之后都能免除赋税。我听说有些地方将土地划在有免税权力的人员名下,也可免税。如此下去,税赋会越来越少。小的认为仅仅依靠土地耕种,会影响大明的赋税的。
商业就完全不同了。只要有商业往来,就得交税。全国的商业如果都交税,那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朝廷赈灾、打仗,包括官员的俸禄、宫廷的花销自然都有了保障。”
万历皇帝认真的听着,不住的点头,表示认可。高翔说完后,他略一沉吟,感慨道:“朝中如果有几个你这么有才华的人,就好了。一群只会讲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的家伙。你的这些看法很好。如果真如你所说,全国范围内征收商税,确实非常可观。可是实行起来会有些难度,继续说。”
高翔一见万历皇帝对自己的想法十分赞同,胆子就大了许多,他继续说道:“征收商税确实有些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先从另一件事开始。小的觉得应该重新发行宝钞。眼下市面上流通金银,一来交易大额商品时,搬运十分不便,还有安全风险;二来,有些大户人家将金银做成首饰、器皿等物,无形中减少了流通金银的数量。这必将影响大明的经济发展呀。”
“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知道,从太祖皇帝时,朝廷就发行了宝钞,起初还是非常稳定的。可是越往后越不值钱。从上到下,大家都已经不认可了,所以最后废止使用。如果现在重新发行使用,谁会信呀,另外,难免会出现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发生。你说的使用金银的弊端,朝廷何尝不知呀。下边有人上奏章,每年向京城押运漕银的费用,就花费不菲。虽然这部分钱不用朝廷出,可是这也增加了下边的负担,最后也都是老百姓负担。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高翔听了万历皇帝这番体恤民情的话,更加坚定了信念,他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皇上。宝钞越来越不值钱,问题并不是出在宝钞的身上。而是朝廷的发行量过大。举个例子,全国市面上有一万两的货物。如果我们发行一万两的宝钞,货物与宝钞的价格相等。无论大家怎么交换,货物怎么流通,大家都会按一比一的比例进行交换。可是如果我们发行量为两万两宝钞,那么这两万两都要买这一万两货物,就会导致货物价格上涨,也就是比例变为二比一了。无形中就导致宝钞贬值了。”
万历皇帝哪听过这些东西,听得是云山雾绕,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说的这些东西,我怎么听不明白呢。什么一万两、两万两的。”
高翔耐心地为万历皇帝进行了讲解,为了能够让万历皇帝听明白,高翔拿桌上的镇纸打了一个比方,又拿茶杯打了一个比方,深入浅出地为万历皇帝讲解了货币发行量、物价、供求关系等金融学基本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万历皇帝渐渐地明白了一些。他十分高兴,如果真按高翔的说法去做,绝对是能够避免宝钞越来越不值钱的囧地的。
万历笑着对高翔说:“刘士珍给我上奏章,说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今日一见,果然不错。我有一点不明白,据他所说,当时他希望你走科举,将来仕途绝对是不可限量,他让你到苏州府做一名小吏,那是开玩笑的,没想到你竟然选择当小吏,这是为何?”
高翔答道:“皇上,你有所不知。科举之路是当今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可是学好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就一定能够成为治国之才吗?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学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