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心可以在汉室的朝廷之外,额外拥有自己的一个朝廷体制,且这一步如果走出去,日后封公,封王都会顺利很多。
这是这样的仪式之下刃心可以得到的实际利益。
在三国之前,只有一个人,曾经享受过这样的至高待遇。
那个人叫王莽。
王莽篡汉,这样的事情,也应该是耳熟能详。
如果刃心走了这一步,这就代表他和王莽变成了一样的人。
加九锡这是只有准备篡位的人,才会进行的一个步骤。
相反,如果刃心是打算效忠汉室的话,那么他应该做的就不是这一件事情了。
而是反过来,言辞拒绝陈宫这样的劝进,进而把权力逐渐交出去,这才或许是最安全的一种办法。
这样的事情不是偶然,而是如今手中的权力将刃心抬到了一个顶点,在他的地位到达了一个瓶颈之后必须做出的抉择。
不进则退,如果不继续前进,那么进而,就会退。
当然,退的人,不一定是陈宫,高顺,吕玲绮这样对于刃心死命效忠的人。
却是冀州这里包括整个天下,某些对刃心抱有期待的人,会随之离他而去。
这就是很现实的事情了,无论刃心是怎么想的,他却没有办法改变其他人的想法。
这个“其他人”,的确是希望自己跟随的势力主公,刃心这样的人,地位越来越高,这样也能够让自己扬眉吐气,光耀门楣,而且这样的人绝对不会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而是很大一部分。
那么这部分人,如果刃心不满足他们的话,他们就有可能转而去投靠其他势力。
或者,再转过来想象,这些人,会是一群什么人呢?
要知道,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士族由于自身资源和物质条件的富足,作为现有的既得利益者,很多基础方面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去在乎的,反而更加会在意一些精神上面不切实际的妄求,甚至于到了一种并不理智的疯狂程度。
也就是说,不认同刃心的士族阶级,无论刃心怎么做,就算刃心将心肝肺都掏出来给他们看,他们也都不可能认同刃心,这部分人只是希望刃心早点死而已,且刃心还不能完全将之斩尽杀绝。
转过来的话,认同刃心的,也大概就是与之相反的寒门人士了,刃心同这些人是一样的,他从这些人当中而来,也终将回到了这些人当中去。
虽然刃心也与他们有些不同,但出身微寒的人,不少人的确比士族子弟更加有一番雄心壮志做出改天换地的大事情来。
逆境可以使人成长,也会产生远不同于常人的志向,诞生一些更加具有野心抱负的人,这样的人固然少,可刘备曹操这样的人,能够出这么一两个已经足够了。
刃心其实看重的,也同样不是其他人,正是这些人当中可能存在的这一部分才华横溢之人,且只有这一部分人才是刃心对其抱有期望的。
因为这些人知根知底,能够信得过,自然也就比较好用一些,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刃心才不得不临时改了思路。
这个河北看起来大,但实际上真正忠诚刃心的人,其实并不多,刃心可以用军队来掌控军事,却不可能用刀剑去治理地域。
如今刃心迎接了汉献帝,冀州这一个家里自然就不能一起过日子了。
刃心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是分家,要么就是俯首甘当“汉臣”。
只是这样一来,却同时相当于否认了刃心这多年对于河北经营方面的大半心血。
即使他依然在河北权势冲天,却也终归只是“臣”,而不再是“君”。
他的手脚总是会受到一些制约,与此同时,这是刃心的思路想法真正开始转变的时候。
刃心本人倒是不在乎他处于什么地位,有多么强势的权力。
他却害怕。
当他接触到了手中的权力之后,体会到了这种轻易便可以决定人生死的权力,刃心也是会害怕的。
如果这样的权力,不是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其他人手中,那么又当如何?
他的命运,便要被其他人掌控吗?
可他现在有的选,不是没得选。
这已经不是忠不忠诚的问题,而是他是不是需要选择将自己的性命交到其他人手中,从而苟活着。
苟活?
他也想要忠诚汉室,匡扶汉室,以正道统,可到了如今,刃心突然发现,他高看了自己。
他没有这个本事,他做不到这一点。
他现在要做的是和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人争夺天下,而不是作为一个臣子为君分忧。
如此,他自然不可能仗还没有打,就捆住自己的手脚。
他也害怕,平白无故的将权力交出去,他也就算了,到时只怕吕玲绮,陈宫,高顺,这样曾经跟随他的手下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如此一来,他别无选择。
他的命运只有握在自己手中,他只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不会放弃。
同时,他也需要一个独立于这个汉室框架之下的“真正朝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来制衡冀州内部的士族力量。
这些效命于刃心的寒门人士,才可以令刃心放心的将治理冀州的任务交给他们。
“是所有人吗?”
刃心再度确认道,话语意味却已经相当明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