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导演,演员倒是有很多,所以参与本片的演员大大的出了一把风头,昆哥还好,像小明哥啊、范小爷啊这样时刻走在风口浪尖的人,这几天更是刷屏了。包括小王总都出来参加了一个访谈,大谈特谈投资张向东电影的过程,从张向东拿着《黄飞鸿》的剧本找上门来到决定投资,只花了十分钟不到,眼光就是这么的准,简直把自己吹嘘的是英明神武,不似人类。
而丫丫作为影片女主角兼张向东工作室的唯一演员,更是被媒体追着采访,时不时的登上热搜。
而且她还接到了不少的演出邀约,包括电影和电视剧,初步达到了脱离张向东的人脉也能很好的混下去的程度。不过张向东对于自己旗下的艺人也算是上心,听说陈开歌陈导在筹备一部新作品,张向东托人给递过话了,对方也答应给个角色,具体什么角色要等到试镜的时候面谈。
丫丫自己接了一部电视剧,直接带资进组,好像是叫《BJ爱情故事》,历史的惯性总是这么大,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了原点,丫丫还是接了这部电视剧。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在张向东的规划里,电视剧也只是积攒人气,扩大群众基础的手段而已,适当的拍两部就可以了,丫丫最终的归宿,还是在大银幕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张向东的认知里,电视剧始终是要比电影低上一级的,同咖位的电视剧明星也要比电影明星矮一头,这里要注意,是同咖位。说个最简单的理由,也是电影跟电视剧最重要的区别:电影是收费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贵,两个小时五六十块钱,而电视剧呢,一年也就几百块钱的宽带费外加一点点的电费,观众几乎可以说是处于免费观看状态。
众所周知,收费的干不过免费的,就好像东星干不过红兴,红兴干不过牛栏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依次推论,一部大火的电视剧的收看人群会远大于大卖的电影的收看人群,加上时长的原因,一部电视剧可以为演员积攒起无数的粉丝,当个粉丝吆喝两声、网上发个帖子、微博关注一下,反正不要钱,不当白不当。下次你又拍电视剧了,抽时间看一眼,反正不要钱,不看白不看。
但是,这里的粉丝是虚的,是表面化的,究竟有多少粉丝会为偶像买单,这还是个未知数。
就好比网上看书,一直追更某大神的书,但是还是毅然决然的看盗版的书友比看正版的多特么一倍都不止。
电影呢,观看成本高,所以在电影里,一个演员的票房号召力是挤去了水分之后的干货,是他对粉丝影响力最真实的反应,也就是真实人气的体现,这种真实的人气是可以转换为金钱的。
所以说,那些一线的大品牌、高端奢侈品牌更青睐同咖位的电影演员,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有那些快销品牌、针对家庭生活的品牌,才会选择电视剧演员。
当然,说了这么多,替电影演员吹捧了这么久,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几个演员是有真正票房号召力的,观众就是冲着主演是你才选择走进影院看电影的?这个还真要打一个问号。
或者直接点的说:除了大哥龙、星爷,最多再加上个葛大爷,其他的就只能呵呵了。当然,2017年以后,观众不再好忽悠之后,他们也有点呵呵哒。
由此延伸扩展到导演这个群体,为什么三大导演始终是三大导演,第四个一直难产呢?因为他们三个除了本身的电影艺术修养之外,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本身具有超强的票房号召力,这是其他导演所不能比拟的。在这方面,姜闻还差了一些火候啊。
当然,当观众不再那么好忽悠之后,他们也开始慢慢的褪去这身光环,一切都以电影品质说话......个屁。
这年头,品质+砸钱宣发才是王道。有钱宣发你就是《芳华》,没钱你就是《三峡好人》,给你张好人卡,找个角落哭去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