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飞把打算离开的想法告诉了严树农,严树农极力挽留,他希望杜宇飞能留在沅湘协助他兴办教育,因为沅湘地处南方,虽有骚体文化的基础,但与中原主流文化相比依然很落后,人们缺少礼仪伦理的教化。而且自有科考制度以来,沅湘郡鲜少有人考中。以前他一直想兴办教育,但手底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如今天降杜宇飞到了这里,他希望凭杜宇飞的能力和才气,协助他在沅湘推行文化、礼仪教育,以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杜宇飞想想自己对将来的确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能帮助严树农发展教育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就答应了下来。确定下来后,两人开始挑选校址、选聘老师。
很快就挑选出了一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又交通方便的处所,严树农派人修整了房舍,添加了桌凳,又购置教材,一切具备,只差选聘老师和招收学生时,两人意见发生了分歧。杜宇飞计划男女学生都收,分设男班、女班,为教女学生,专门请个女老师。严树农则坚持办学本来就是为了在民众间推行教化,如果自己办学时就有伤风化,则如何向民众推行风化?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杜宇飞说:“女子习诗书礼仪,可佐君子以智。”
严树农说:“女子只需在家侍奉父母公婆,顺从丈夫,治家教子,与男子志于四方不同,女子为学,只需正洁与内,志与女德,况男女有别、焉可混杂于同一学堂之中?”
杜宇飞说:“女子识字可记录家中柴米油盐之事,研读妇女纲常礼仪,亦可辅助丈夫父兄处理寻常杂事。至于男女混杂之事,可分男班女班,将男女班以围墙隔开,岂不就解决了混杂之事。”
严树农说:“女子识字多淫秽,那些多才的女子有几人能安分守己!”
杜宇飞就列举了班昭等著名女贤人,严树农则列举了如赵姬等历史上几个著名反例,两人互不相让,争执许久,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两人只得采取折衷方法,只收六至十岁的女生,让她们粗略识字,以便能看懂酒谱、茶经、打理家中诸事务,至于书中的深意,则没必要让她们学懂,并且超过十岁就不允许再继续留在学堂读书。
招收学生的事情两人达成了一致,对于用不用女老师的问题,两人又发生了争执。严树农坚决反对请女子出来教书育人,他说自古女子都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若非出去不可,则与男子若非亲眷,则不可互通姓名。请女子抛头露面与男子一起在学堂教书实在是有伤风化,即便是教女生,也是万万不可。杜宇飞则认为有些女子满腹学问,却不让她们学以致用,只让她们闷坐家中,会导致她们因过份无聊,对男子生出太多依赖,牵扯男子精力,若男子忙于事务不能陪伴她们,就会让她们产生出很多烦怨。让女子做事,既可解决了她们的烦怨,又可为家中男人分担些负担,让男人多一些属于家庭的时间,岂不是一举数得。严树农认为杜宇飞的理论很是荒谬,并搬出了许多纲常教化之类的东西反驳,杜宇飞最终不得不屈服,答应不用女老师。
学校一切具备,严树农亲自题了校名“河畔学堂”,又按杜宇飞的建议邀请方群玉和朱万宝也到学校来任教,朱万宝因有“幽兰乐学堂”牵扯,本想拒绝,但考虑到“河畔”开办后,自己的“幽兰”或许会颇受影响,就答应了下来,但他要求只在“河畔”教半天,严树农答应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