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两人说着就开始行动,徐懋公开始给李世民写信华英开始写夏薯的种植流程及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耽误种植期,华英将所有内容写了两份,一份针对山东,一份针对河南。尤其重点画出了两地气候、土壤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写完两人相视一笑,将材料密封好,派了身边亲近的侍卫日夜兼程给李世民送去。

收到徐懋公和华英的信,李世民这颗漂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这两天他跟父亲唐国公李渊集齐了所有的幕僚关起门在书房探讨了两天两夜,大家各执一词,却没能想出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实话,李世民是存了一点侥幸心理的,他也想看看,这次,华英和徐懋公一起,能不能给自己惊喜。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送信回来了。

而这信恰恰帮李世民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如今,李世民最大的掣肘无非是没有兵权,不能敞开手脚大干一番。而华英和徐懋公仿佛跟他心有灵犀般,这就给了他如此绝佳的机会掌控兵权。李世民站在书桌前沉思着,倏地,想到了什么,他敲了两下桌面,将徐懋公的信当场烧毁,却拿着华英写的夏薯的种植要求疾步走向议事的书房。

众人在书房中休憩,看到李世民走进来,也提不起什么精神,这两天来来往往看李世民也接了几封信了,没什么新意,跟在座的各位幕僚的意见差不太多,最开始大家都还期待一下,现在都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世民一步不停,直接走向李渊,看着李渊躺坐在书桌前闭眼微憩,他顿了一下,还是叫醒了他。“父亲,我这儿有一套方案,我觉得可以让大家探讨、完善一下。”

“哦?”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揉了揉太阳穴,站起来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八成。”李世民胸有成竹地答道。

李渊抬眼看向自己这个历来习惯了扮猪装傻的二儿子,一直以来,他不争不要,默默结交各地英雄豪杰,却从不参与政事,不争权,不夺利。可他却知道,这个儿子是有着极高的悟性,极善的心肠。这次之所以马不停蹄地把他叫回来,也是自己面对这境况实在是没辙了,想着一来,儿子自己说不定有主意,二来,几年来,世民结交了众多社会英杰,说不定能有人在这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做出贡献。这两天倒是也看到他收到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但看完后他总是说没什么好主意。让人不由得灰心丧气,李渊也怀疑,是不是自己对这个儿子抱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还是156岁的少年,这次的叛乱连众多文官武将、幕僚军师都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自己又何苦为难他这么个孩子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