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常规认知,方家似乎难以接受不足八百里长的大凌河,纷纷将辽宁西部的考古发现“划归”到西辽河也就是老哈河流域。如果不是阴差阳错,“仰韶文化”的冠名,应该属于更早前发现的“砂锅屯”,其文化类型应该叫“砂锅屯文化”而不是所谓的“仰韶文化”。
实际上,历史上的辽东和辽西,似乎从来都没有依辽河划界。其中,战国时燕置辽西郡与辽东郡的界线,恰恰是大凌河中下游,与辽河没有“一滴水”的关系。
大凌河与辽河,各自拥有独立的水系和流域,应属姊妹河。努鲁尔虎山和医巫闾山,是两河从发源地到中下游的两道分水岭。
红楼梦其中一个版本开篇第一回出现的“灵河”,本系“大凌河”之旧称。“西方灵河”,若非“辽西大凌河”,还能到哪儿去找呢?
“作为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在汉代被称为渝水,又称白狼水。唐朝时称白狼河,辽代称灵河,金代改灵字为凌,称凌河。元代时,又曾称其为凌江,明代始称大凌河。”
曹翁笔下的“灵河”,并非虚构。“灵河”与“凌河”的关系,超越“文学”与“原型”,是历史的真实。
那么,“灵河岸边”的“绛珠草”呢?
我反而觉得“绛珠”,应为“降朱”之“演绎”。其原型,应为生长于“凌河”入海口的“盐隰菜”。
“盐隰菜”,学名“碱蓬草”。因秋日变红,又叫“赤碱蓬”。
生生不息的“盐隰菜”,越到深秋颜色越红。因为其它植物无法生长,“盐隰菜”能把海滩“染”成纯粹的红色。所谓的“红海滩”,其实是秋日海滩上密密匝匝的“盐隰菜”。
凌河不深,但有“灵”医巫闾山不高,但有“名”。
恐龙,在辽西生翅文明,在辽西发端。所谓辽西古文明,实属古幽州文明。
贯穿红楼梦主线之“玉”,也贴合着古幽州文明的“活化石”医巫闾之珣玗琪。
说红楼梦伟大,是文学意义上的伟大。其历史地理背景的伟大,则是文明意义上的伟大。
谁又能想到红楼梦中的开篇竟然是我正要去探险的大凌河,也就是灵河。
我的思想有种突然的爆发,灵河,最有可能的就是同一个字传递下来的同音,毕竟灵河不如凌河吉利和顺嘴。所以凌河流传至今,有些事永远无法考证与证明,但是我们却可以去推断探索挖掘。
而牛河梁原本的名字也不是牛河梁而是摩天岭,摩天岭下灵河流淌,摩天岭上女神庙高高在上。
我最初来到赤峰草原的足迹就是沿着西拉木伦河我的母亲河我的老家究竟在哪里
西拉木伦河现在看来仿佛只是我的家族短暂的栖息之地否则也不会那么随便的彻底放弃远离而与西拉木伦河息息相关的两条大河便是老哈河和大凌河灵河。
说起红山文化很多人并不熟悉,大部分也只是听说过或者曾经听说过而已,但是要说起仰韶文化知道的人更多,可能跟仰韶文化地处中原之地,是中国最初考古学发掘的重要地点有关。
仰韶文化是写入很多教材的,红山文化则要少很多。其实以泰山为中心的古代东方,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文化区域,与仰韶文化的特征并不相同,那么仰韶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
传说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于中国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华山脚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头。西部的华山和东部的泰山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上也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它们几乎在同一个时刻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6700年前,仰韶人的一支选择了华山脚下一片肥沃的土地生存下来,今天这个地方叫半坡。1954年,半坡人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了,这是一处中国远古时代的伊甸园。
一条宽8米,深近6米的大壕沟仿佛把半坡人装进了一个最安全的城堡。这是一处典型的聚落遗址,在当时的渭河流域可能分布着很多这样的氏族聚落,他们过着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生活。大部分聚落有100多所房子,人口在500人左右。他们种植农作物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米。
人们发现,早在8000年前,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古代先民们就把狗尾草驯化成了粮食作物粟,这是一项充满着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伟大发明。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是骨制或石制的。他们用石铲翻地,用石刀收割,最后在石杵上加工脱粒。网
他们还捕鱼、狩猎,然后又把这些生活绘制在他们的彩陶作品中,其中的一位画家还把他的绘画工具石砚留了下来,在它的里面还残留着红色的颜料。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独特的器物,把它放入水中,它的上半部会自动倾倒,当水增多时,瓶的下半部会逐渐下沉,直到水满而直立起来,这种精巧的设计就像打水的半坡少女,透着天然的灵气,实际上,半坡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利用了重心与浮体稳定性关系的科学原理。
仰韶文化跨越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年到5000年,分布的中心范围主要在渭河流域、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地区,而这个位置恰恰与传说中黄帝的发祥地相吻合。仰韶文化的一支曾沿着黄河东岸的汾河北上,在今天河北省北部桑干河上游与强大的红山文化碰撞并融合到了一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