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正在谋划自己在大草原的特殊考古和发掘计划,但是巴尔思的一句话就又扰乱了我的思路,教授还没有脱离危险!
这对我是个沉重的打击,我没有表露自己的不安,不是因为内心安静而是因为着急也没用,而且这件事肉眼可见的反常。
这种反常从我没能见到被救回的教授就开始了,只是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事情可能会如此严重。
巴尔思和阿日善也开始反常,他们俩都不喝酒了,并且迅速把桌子碗筷收拾下去然后两人都迅速打坐起来。
他们背北向南,我立刻意识到他们有可能是在筑基。
道家认为:从本体一直到身体是一个越来越粗化,越来越固化的过程。
太极无极是虚的,什么都没有,无形无质,在阴阳的时候是神的境界,这时候就有光了,再往下就降低到气的境界了。
气就比光要粗了,再往下就是精了,就变成液体状了,所谓精就是一种液状的精华,身体内的体液,内分泌,液状的身体的精华,气状的精华叫气。
光是神光,即神,固体的东西就叫形体。
由虚无到光到气体到液体到固体,所以是越来越粗了,是越来越固化的过程。其修行的原理是复返于精微。道家的仙人叫做纯阳,所谓阳就是精微的代表,阴是固化的粗的代表,道家的仙人叫纯阳说明已经非常精微了。
都是一步一步提炼的结果。其原理就是炼。它用的是火字旁的炼,可见火非常重要,就是把这种粗的东西起火,用火一步一步地把它炼回到精微的状态。
所以道家最重要的东西就两个,一个叫药物,一个叫火候,药物就是形、精、气、神这些东西,火候就是你的意念,你要用火炼这些东西,要把这些粗的东西,一直要炼到精微的地步。
道家修炼的方法分成了五个阶段:一个是筑基,第二个是炼精化气,第三炼气化神,第四炼神还虚,有的也说到炼虚合道,共五个阶段。
只是这种事情我以前从未遇到过,都是在材料和古书中看到的,教授倒是提醒过我他曾经在考古现场发掘过道家修炼的一些壁画石刻以及文字记录。
问题是教授说的这些东西他还没来得及带我亲自去看。
道家的修炼教授倒是偶尔会跟我讲起,可这也太怪异了,大草原上的萨满巫师和一个放羊的老光棍居然都会打坐筑基?
难道仅仅是因为像广场舞那样休闲娱乐健身?
显然不是也不可能。
筑基实际上是生精的,因为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当你的精还没感觉时,你就没法炼,所以第一个筑基的阶段是要精先养足,然后再来炼精化气。
筑基要达到的目的是把精补足。我们现在的形身是固化的,我们的身体是很枯干的,很不滋润的,说明对精根本就没体会,身体里发生不了一种妙乐,也就是丹田没有暖气,所以下一步的修炼根本就谈不上。
修筑基的阶段属于养生,还不属于修仙的范围,从炼精化气以后就属于神仙修炼的范围了。所以筑基有些书是不讲的,像张伯瑞的悟真篇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都不讲这个。
有些人是不需要筑基的,根基猛利的人和小孩就不需要筑基了,因为他这个还没漏呢,我们的人生就是从太极走到形体死亡的过程,有些十四五岁的小孩,青春期还没来呢,一修炼就可以直接从炼精化气开始,他不需要筑基,因为他的精正好是发展到最圆满、还没漏掉的状态,一漏就需要筑基了。
外面风雪更猛,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凑近一些观察,我虽然是个门外汉但是如果联想之前自己翻书研究还有教授讲解的倒也能稍微联通一二。
重点是筑基的方法,一种是静坐时修的,主要的精神就是神气精相抱,神在脑部,气在心部,精在脐部,三个丹田代表神、气、精。
筑基法就是以上丹田的神光,穿过中丹田,把它变成气,然后积聚到下丹田这个地方来,就是神光经过中丹田,下注下丹田。不过神光刚炼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那你就只能意守下丹田了。
当神光出来后,神光穿过中丹田,下注到下丹田,那就是更好的一种修养了。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涵养本原,把精补足。
但是终究还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不是之前我已经经历了太多恐怖和奇怪的事我简直会被吓的窒息死掉。
现在?
哼,看了会我决定不管了,放松下来先睡一觉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教授是个老狐狸,他已经脱离危险就一定会想办法保护好自己的。
我坚信。
与此同时距离赵宝沟一百五十公里的绿皮火车里教授跟的想法跟我一样,先睡觉再说,反正火车困住了也走不了,与其怨天尤人怒气满天还不如养精蓄锐保持体力。
反正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一天时间相关部门肯定会出面解决协调的,他不是不着急而是这样空手回去还不如不回去他只有带回那件神秘之物才能换得妻子妻妹平安
他的心还留在赤峰坝上的大草原,他还有牛河梁没有去,他要在兴隆洼与那件神秘之物失之交臂再找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他还有牛河梁可以去牛河梁说不定也有神秘之物存在我们自然是龙的传人,这没错,可是在我们万千年文明发展史当中龙却绝不是我们唯一奉为精神图腾的神兽。
从兴隆洼到赵宝沟再到红山文化的集大成者的牛河梁女神庙,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都是龙图腾,玉龙,石龙的出现和证明。
然而教授一直在寻找的却不是这三个地方的龙而是熊。
教授一直坚信熊图腾才是中国最早的图腾崇拜,并且与中国神话有着重要关联。黄帝号有熊,伏羲号黄熊,鲧、禹、启死后化熊,熊为何在神话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写熊字的时候,会先写出一个代表正能量的能字,那个字就是熊的本字。
为什么大家争先恐后在帝王名号中用它?
因为它代表着伟大的死而再生的力量。
熊的神化来自于古人对熊的生活习性的观察,从山海经中的记载可以明白人们对熊的崇拜缘由,熊是能够像昆虫一样冬眠夏出的动物,给人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
对于熊的图腾崇拜从神话时代一直传到春秋战国,在当时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神熊的形象,直到东汉灭亡以后,神熊才在艺术表现中一落千丈。
如果以今天人们对于熊的印象来看这些古代文物,会难以得出正确的理解。
没有神话的支持,艺术史的大门关掉了一大半。当我们把这一件一件神话线索联系起来终于明白了,是什么驱动古人塑造文物。
文献、出土文献、口传文化与非遗、文物及图像是教授总结的神话研究四重证据法,它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神话资源,得出超越前人的认识。绝世唐门jueshiangeninf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