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鲤是使臣,两军交战且不杀来使,况且这还只是一场纠纷,东唐居然杀使臣?
南通上下义愤填膺,武将纷纷请战,文臣更是有人上书十策,把攻打东唐的排兵布阵,行军路线乃至守将人选都规划的头头是道。
好家伙,这边刚死,您那边十策都出来了,您要不是兵仙韩信在世说出来谁信啊。
这就是一场南通帝国早已谋划好的国战!
南通王周祚下了一道圣旨,南通举国伐唐!
南通王姓周,叫周祚,这个名子不言而喻,他才是周氏的国祚!
而且他还奉了天子令,天子是谁?大曌国君周不通,就是都城那位。
不过他此时已经不是天子了,现在的天子是太子周仁,周仁在南通登基称制,给王都那位摇封了个太上皇,您瞧瞧,这就是周天子,笼中金丝雀,怕是大战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周仁登基之后发了一道檄文,号召天下伐唐。这其中自是列的东唐王室的十大罪状,什么荒淫无道,穷兵黩武无所不用其极,唯一不说的就是割地自制,不听天子号令。
十大罪状里居然没有忤逆犯上,这也是少有的趣事,因为什么?若是此言一出,那天下不都是忤逆犯上?您这到底是要伐东唐呢还是要复辟呢?
周祚当然想复辟,四大诸侯谁不想独享天下,但这并不能说出来,可以做。
这道檄文只是为了找一个理由,并不真的指望着能一呼百应,出云和西蜀根本就没当回事儿,只不过此间战事他们倒是多有关注,乱世之中,反应慢一拍便会万劫不复。
至于南通为什么会把目标瞄准的最强的东唐而不是最弱的西蜀或者接连损失大将的出云?
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地一直都是不毛之地,但是历朝历代都是最后攻打蜀地,且多以招安为主,大曌王朝之前还有个大西王朝,自那时起李家就分封西蜀,到现在大曌王朝都名存实亡了李家还是西蜀之主。
出云帝国更不行,燕瘴之地难以行军不说,你穿越两大帝国去攻打出云,随便哪个在你背后来一下你都招架不住。
不过南通在发檄文的时候还给出云帝国发了一道国诏,国诏的名义是周天子,意思就是我南通在南边打,你出云从北边打,到时候咱们共分东唐。
小黄后看了之后骂了一句:“蛮子无赖。”
她虽是女子,但是对南通这种下作手段嗤之以鼻。
不过南通的提议她也仔细考虑过,最后在居庸关屯了重兵,不是她不想剑指天下,而是本来准备南下的那把利剑已经死在了某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手上,出云死了两位憾山境剑仙,看上去不疼不痒,实则实力折损严重,目前出云堪当大任的只有孟凡一人,换句话说,出云无大将!若是那位一品辅国大将军在的话另说。
自然也有一封国诏送去了西蜀,李自华连看都没看就烧了,战情还未明朗,李家先做缩头乌龟,毕竟家底单薄,高手连损兵折将的出云都比不上,战争中能发挥极大作用的洞府老祖也已经死了,虽然还留有洞府一脉,但是与天机榜高手差之远已。
两大帝国都选择旁观,南通打不打?肯定要打!
前一日刚发了檄文,第二日便有四十万大军围了临城。
四大诸侯虽然小有摩擦,但却还是维持了接近十年的和平,和平时期谁会在边境屯兵四十万?人吃马喂谁养的起?要知道小黄后屯兵居庸关的诏书上总共加起来也就八万兵马,加上居庸关平时守军四万,共计十二万。
其实,南通帝国对这场战争的备战是在一年半以前。
整整五百多天的时间聚拢四十万兵马,都是小股分批入驻,居然逃过了南通斥候的眼睛,出云和西蜀也都蒙在鼓里,不得不说南通准备之细致。
如此缜密的布置就直接导致了两国在临城兵力悬殊,临城守军有多少?四万!
离临城最近是临东和君县两处驻兵地点,临东有一万五千人,君县七千余人,轻骑驰援需半日,可这两处驻兵地点哪有什么轻骑?加起来只有几百匹战马,其余全是步兵,这与东唐不产战马有极大的关系,除了几处重镇和边关地区有上万的骑兵,其余全是步兵。
哪怕是这两地均能驰援也无济于事,兵力悬殊不是一两万兵马能够解决的。
南通帝国领兵的就是徐世杰,被南通王称为将种第一人。
别人都是将门虎子,他们这家完全是逆向发展。
祖上是个小兵卒,就是最最普通的那种卒,炮灰的那种。
到了宗祖这一辈了个先锋营的兵卒,先锋营一般都是第一支上战场的队伍,死伤最惨烈,也最容易积攒军功,徐太宗运气挺好,打了三次仗才死,军功自然也是有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