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云及考上了秀才之后,确实可以不用去十里塘上学了。
让苏徐宁这样一搅和,云及原本想去洛阳书院的计划也给打破了。
黎清只能让他继续跟着樗夫子学习,管尚轩也同样没去县学,他硬是要陪着云及在十里塘继续读书,如此半年。之后再考洛阳书院,若未成功,就去沐州。
樗夫子本来就是一代大学者,跟着他学习,总比跟着县学那些举人好。
如此,云及每日学习就更用功了。
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他读书的身影,以前还需要黎清或者姜氏提醒,现在云及完全是积极主动。
樗夫子给他规划了一系列必读书目,规定每读一本,就得写一篇论文,特别是史论。
管尚轩有些跟不上樗夫子给云及造的计划,樗夫子也是个爱惜才能的,管尚轩虽天资比不上云及,但也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樗夫子因材施教,惠及管尚轩。
有时候管尚轩和云及会相互问答,或者辩论。起初云及在口才上略输管尚轩一筹,逐渐的,不知何时,云及竟隐约压管尚轩一头了。
两个人就这么打打闹闹的进步。
在四月的时候,黎清买下了整个西郊的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棉花种植。
并让李敖和柳二爷父子在河边铸起一座水力大纺车。然后给西郊增添了十几架三锭脚踏式纺车,并花了大价钱买来十几架织布机。
如此西郊的房子就不够了,黎清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钱,又增盖了一个广棚,将机器都放进去。
这时,黎清拿出了她修订之后的棉桑纪要,让人们按照上面的种植棉花,若是遇到了新的问题,便要立刻记录下来。
西郊百来号人,黎清允许他们每家每户拥有一亩的自留地,种植粮食,并且不交租税。
剩下的全都要做棉花种植,棉花收成之后,若是想要种植粮食,那么就得每亩地上交七成的粮食。
这一年多以来,西郊的矜寡老人走了两个,又增添了好几个新的生命。
黎清有意愿让西郊成为自己的庄子,西郊连着一座山,等以后魏西晨那边有了回利,自己自然是要买下那座山的。
山上就可以种植林木果树了。
跟着云及的步伐走,以后自家肯定是要定居在上京的,这里终究不是永久扎根之地。
依照上京的消费水平,黎清现在的财力连个房间都买不起,别说独立小院儿了。
所以还是应了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不能开万年船。
哎哟!
梁山显和他的队伍乘着几大一艘装满货物的船在去年约定的时间归来。这次回来的不仅是货物,还有人,而且这些人还是拖家带口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