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瞭三皇五帝,下仰我朝肱骨,千百间贤臣名将不下千。
商,伊尹大公也。
辅五帝五十余载,惜民顿官、推经济、助繁荣,以鼎调羹调和五味,商汤五百年基业,首推商元圣。
周天子昭天命灭暴虐,姜尚父兼军政大权,千里之野、兵诡道也、胜牧野败暴纣,后世兵家无不仰视。
修政事、尊风俗、简礼仪、重工商盐渔,国家兴旺各国臣民皆归附于地。
周公之表已无需多言,庙堂之高君侧周公也。
兴汉四百年张子房居功至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天下之事定国之大正,解鸿门之围不图功不贪富,疏不间亲明哲保身。
太宗临天下,房谋杜断其功置伟,名臣典范也。
玄成公谏言入律,太宗瑾受肺腑之言成贞观之世,此为庙堂高处君臣之表率。
宋室衰败,名臣不枉贤名。
宋末三杰、四大名臣皆文骨之风、汉之忠魂,此上皆为名臣贤相。
岳武穆少年从军,北伐中原军纪严谨,善军民一心缔造河朔之谋屡败金兵,踏破贺兰山缺,收拾旧山河,将之大义。
唐初名将无出李靖者,兵谋共用、战无不胜踏王世充窦建德之流,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阙,西破吐谷浑,唐之疆土阔野千里。
郭子仪、李光弼安史之乱率兵勤王,收复大唐半壁江山,延李氏王朝百年基业。
袭龙城败匈奴收失地,开汉之军事胜匈奴之先河,以战养战深入敌后破单于匡威汉室雄风,军纪严明、爱待将士、赏罚有度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汉之大将军卫青也。
驱匈奴逐漠北,封狼居胥,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少年名将当属霍去病。
忍人者不能忍之事,汉初三杰,兵权谋略者兵仙韩信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谋诡道,东进无人可阻,垓下决战,败霸王,复山河一统。
王翦老谋深算,一生征战无数却智而不暴、勇而多谋,杀伐有度实为战国末仁义之将。
乐毅合五国联军以弱胜强,下强齐七十余城报齐国伐燕之仇,此为三军统帅···
名臣良将古之多已,希直才疏,不知郡主以为如何?”
方孝孺拱手道,郡主转身看着小林利挤个眼露出一丝笑意道:“先生所言者皆为圣贤名将,我辈无不垂涎膜拜,敢问先生楚霸王项羽比之高祖如何?”
方孝孺回道:“霸王王者之气,却无帝王之尊,高祖屈伸若轻,举重就贤成帝王之位。”
“齐桓公比之楚庄王。”
“桓公春秋首霸尊天子一服诸国,庄王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胜晋公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就霸业,此二人皆春秋名主。”
“先生觉外夷政将如何,汉之初匈奴压境我汉之千里疆土无敢缨其锋,遂求和已图安之。
我观其便,每时想来外夷虽屡犯我边境,其因不过夷将有统帅雄狮之士。
秦汉矛盾单于、晋时,五胡乱华。
外夷将帅比比皆是。
若依我汉之庙庭所谓当有苻坚、石勒、慕容恪、慕容垂。
其中我敬慕容玄恭为首不知先生觉得我敬之有意否?”
“郡主大义,古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外夷名将皆为我辈尊佩之人,慕容玄恭身为鲜卑,却受教于汉之古学,衷心辅主匡前燕大事,总揽朝政却无私心,可惜却早逝。
实为可惜,此为古之遗爱的名臣良将也。
方谋人无不佩服。”
“先生所言甚是,汉夷或有别,然良臣名将却皆为后世楷模。
不知先生长观三国否,孔明、司马懿何如。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懿老谋深算,深不可测。
我每每念及出师表,皆潸然泪下。
仰诸葛丞相受白帝托孤之遗,却制于国弱民寡。
北伐中原屡屡受挫,实为敌强我弱也,痛哉惜哉。
然,一弱出强实为不测也,丞相虽五伐中原,其实无法撼动曹魏之山河。
司马懿暮年成名深于算计其人狼子野心,曹魏用人不当遭司马氏‘其人之道还之其身’。
然,司马氏灭蜀吴统三国结束乱世,造福于黎民百姓也。
先生何为忠君何为权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