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的西瓜地一连整了三天,三天之后30亩完完整整,错落有序的西瓜地排列在那里,一垄一垄,从狭窄的葫芦底到宽敞的葫芦口,绵延一百多米,看起来非常的壮观。
在人均三分地,还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狗啃了私似的连云村,30亩地整整齐齐,那是非常震撼的。
而且顾家一动工就请了6台挖机,6台挖机一起作业,轰隆隆的响声在连云村响了三天,这在小小连云村也是一件大事,就连附近的竹坳村,水头村,古樟村都有人专门跑过来看热闹。
先是一些在连云村中心小学读书的小学生,把消息带回去传给大人听,大人知听到之后,也起了各种心思,就趁着闲工夫来看热闹。
一看到顾家这么大的手笔,心底震撼的同时,也有一些怪话传来。
基本都是不怎么看好顾家种西瓜的。在大家固有的印象中,种水稻,种蔬菜,养鱼养鸡养鸭都是要小规模种植的。
规模一大,不说一户家庭的劳力有限的,照顾不过来,更说这其中的风险,一旦亏本了,恐怕这一辈子都翻不过身来,连子女读书教育都成问题。
人的心里就是这样子,自己做不到,自己不看好,看到别人去做,多半是不会祝福的,更多的是腹诽看热闹。
心肠好的是去劝顾晴川的父母,让他们不要折腾。心肠坏的呢,表面上笑嘻嘻,心中却是在看热闹,看哪天顾家血本无归。
古老的山村一旦有某人去挑战古老的传统,这其中的压力只有当事人知道。
三天来不时的有一些长辈呀,同龄人啊,向顾晴川的父母劝阻,让母亲宋银花,惴惴不安,着急上火,就是父亲顾平也有点信心不足,决心动摇。
“老大,你说我们的西瓜真能种成吗,真能赚到钱?”父亲顾平有点不安。
“啪!”
父亲问这话的时候,顾晴川正在查看三亩西瓜地的虫害情况,顺便请父亲回家吃饭。
面对父亲的迟疑和不安,顾晴川并没有回答,而是举起一个西瓜啪的砸在石头上,啪的一声,鲜红的汁水四溅,清香扑鼻。
“老大你干什么!你疯了,你知道这一个西瓜多少钱吗?20块钱!你这一砸就是20块钱!”
这下父亲顾平不干了,我问你话呢,你却给我砸西瓜,不知道现在这西瓜就是我的心头肉嘛?
“爸,你知道这是20块钱啊,我还以为你看不见呢。”
顾晴川笑着,继续道:
既然爸你知道这是货真价实的西瓜,能货真价实的赚到每斤两块钱的批发价。而且钱也已经打到了我在信用社的账号上,你为什么会担心我们那另外30亩西瓜挣不到钱呢?
不论是三十亩地还是三亩地,不都是种的西瓜么,有区别?
“我我我,我这不是被那些人说糊涂了吗?一下子脑子没转来。”
父亲有点羞臊的说,被儿子这么别开生面的一劝,他什么都想明白了。
“爸,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去管,一个人要想做成功事情就要独断专行。做事之前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研究可行性,制定方案。但是既然已然是决定了要做某件事情,或者具体到做某件事的话,那就要自己拿主意,别人顶多是在旁边敲敲边鼓,有用的话我们就听,没用的话我们根本不用去理会。”
我知道跟你说这些话的都是些哪些人。像那些老人家,他们的思想都还停留在包产到户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明白,现在搞种养殖,要么走精品的路线,像RB一样,一个西瓜几百块钱上千块钱。要么走规模化的道路,规模化可以降低成本,也方便科学管理,这样的话无论是产量还是风险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些东西这些老人他们怎么懂呢?
还有那些别有心思的人,这种人,平时是什么人,我相信爸你也知道,他们就没安好心,他们的话就更不能信了。
“老大你说的对,我差点被他们骗了。”
顾平点点头,对顾晴川的话深信不疑。
他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儿子,忽然觉得有点陌生了。
自己的大儿子一向是非常有主意的人,但是以前他是内敛的,也比较保守,不敢冒险。自从这次回来之后,大儿子给他的感觉是神采飞扬,独断专行,非常有魄力。
他看着大儿子,意外的联想到的连云村外面国道上峡山村开下山餐厅的那个林德政。
90年代当所有人都还在种田的时候,林德政却不甘寂寞,把自家所有的田地山林全部打包卖给了村里另外一个人,换得了五万块钱。再去银行贷款,搞了一台货车,可以说是赌上了一切,当时村里没人看好他。
他先是跑短途,然后长途,到了零几年的时候,已经是有千万身家的大富翁。后来更是在峡山村建起了峡山餐厅,峡山吃鱼的习惯就是他带起来的。
那爸,这西瓜还砸不砸了?
顾平在想事情的时候,顾青川又举起一个西瓜,要往前面的石头上砸去。
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