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百姓?人间苍生?”陈寻歪了歪头,问道。
李太虚笑了笑,并不说话。
半刻,陈寻又问道“师父,你前面说几十年前有魔教之流,为何如今江湖却几乎没有听过这个教派宗门呢?”
“很简单,大约三十年前,也就是天机榜即将发榜之时,大锦丞相陈修平横空出世,孤身入到南疆去往魔教总部,挑战魔教教主莫不邪,不过十招便将当时排名天榜第二的魔教教主硬生生打死,之后再杀魔教左右护法,日月尊使,几乎一人便屠灭了整个魔教,从此,魔教也就剩大猫小猫三两只,再难翻起什么风浪。而再此之前江湖人们对于陈修平的印象就只有春秋学宫一祭酒而已。”
“之后帝都发生动荡,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向学宫求援,陈修平孤身一人前往帝都坐镇,压得关中八大豪阀,都不敢有丝毫动作,之后更是一手建立了“八扇门”,监视天下江湖,那位暗中保护你的萧常笑便是八扇门之人。”
“那我的死鬼老爹在八扇门地位高吗?够不够我在帝都作威作福的?”陈寻一脸憧憬的问道。
“嗬,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太虚冷笑道。
之后二人便没有再说起什么重要话题,陈寻开始聊起了这几个月的江湖见闻,有趣之事。直到说道了前几天碰见的宋姓老头,说书之士。
再向李太虚确认那伪装成中年说书人的老头确实是大锦那位著名的太上皇,江湖人称“宋帝王”的宋还书后,陈寻言语间对这位履历算得上传奇的人物颇多赞赏与崇拜。
毕竟,作为江湖上有数的天榜高手,并且身份如此尊贵的情况下,却意外的如此平易近人,愿意陪自己这个江湖无名小卒聊天那么久,之后在南宫明得罪他后还能一笑置之,可见其心胸之宽广。
见陈寻如此评价,李太虚只是不屑的冷笑,并不附和。
陈寻见此,不由得疑惑道“怎么了老头子?看样子你对这位宋还书宋前辈颇为不屑?这是为何?”
李太虚这才开口道“不止是我,像我等这一类的老派江湖人,对于这位太上皇观感都算不上太好,当年孝宗皇帝仙逝,这位太上皇继位,彼时国库充盈,吏治清明,边军战力强盛草原王庭被压的抬不起头。而这位太上皇上位十余年不修文政,不练武事,一门心思的求仙问道,对于国事几乎没有半点关心,在此期间关陇豪阀开始做大,草原王庭重新抬头,天门关以北的雪山势力也在草原王庭的许诺下开始走出雪山,攻打天门关。魔教更是开始走出暗处,在明面上活动,李大刀之遭遇便是在此期间之事。唯余当时的丞相杨万里苦苦支撑。”
“之后更是抛下年幼的太子,皇后说是去寻仙,然后消失不见,杨万里率百官进谏不得,于是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乡。”
“之后主少国疑,世道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坏,无数野心家开始出现。”
“最让人痛心的便是兵部尚书史烨战死王庭。当时由于时局崩坏,王庭开始重新入侵边关,偶然之下,朝廷发现了草原王庭所在之地,在兵部、吏部等重臣谋划下,由十境大宗师史烨领军,定下王庭之谋,计划在草原狼军入侵边关之时,偷袭草原王庭,一战定鼎。”
“不料计划却遭小人泄露,草原大军不仅没有外出劫掠,反而聚齐大军埋伏于王庭。史烨率边军倾巢而出却被反包围与草原王庭。无奈之下为保留塞北边军的种子,史烨率亲军为大军殿后。最后在草原四位大宗师的围攻下战死于草原王庭。要知道十境大宗师只要没有牵绊,天下何处去不得?为了宋还书留下得摊子,却战死于王庭,你说,要怪谁?”
“说起来,史烨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更适合担当的,是领兵镇守一方的地方总督,而非总督天下援兵的兵部尚书。他意气用事,缺乏大局观,却又忠勇无畏,一往无前。他确实是个英雄,生于宋还书之朝,可算生不逢时;最后死于王事,却也不知道算不算死得其所。”
陈寻咋舌,没想到这位太上皇还是位如此之人,影响也是如此之大,几乎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天下时局。
“那后来呢?如今天下可还算太平啊!”
“这便是那位陈修平和当今皇帝的功劳了。这位皇帝也还算魄力十足,在陈修平孤身灭魔教后,力排众议引陈修平入帝都。原本只是为了震慑逐渐听调不听宣的五军都督和关陇豪阀,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陈修平除了武力,文治亦是出类拔萃,连心灰意冷而致仕归乡的前丞相杨万里都赞不绝口。陈修平上位之后,修修补补,总算是令这天下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