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界有一句关于水的佳话,便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说得是柳永的词,传唱极广,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水是人们生活之必备。
胡晓荷知道,这赶水之争,历朝历代,凡有稻田处,必有争水之问题,若是有解决的办法,也不至于会有今天的这个场面。
可是若不说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干旱的天气,稻田对于水的需求越来越多,矛盾激化自然不可避免。
裤腿沾了一点泥的赵老三,这时已清洗干净裤腿,听见王云鹤说了这话,心中不悦,说道;“王老组长,你老德高望重,在大山村里,那是人人敬重的,可是今日说得这话,却是狗屁不通!”
王云鹤七十多岁年纪,被赵老三当面辱骂,一张干枯的脸皮有些发皱,掩盖不住的愠道;“不知道老三有何高见?”
赵老三嘿嘿一笑,讥讽道;“高见没有,低见却是有的。我们赵家塝这二十年以来,一直遵守相互之间的约定,所以与王家塝没有大的摩擦。这并不是我们怕了你们,而是我们赵家塝的人知道隐忍退让,以和为贵。你老既是一队之长,又是德隆望尊的楷模,接受过马克思理论,***思想,看着自己队里的人这样挑起矛盾,传出去,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这还需要我们多说?”
胡晓荷万想不到赵老三还有这份高见,心中高兴,连忙向王云鹤说道;“王老组长,今日这事,完全是个误会,真要惊动了村委会和派出所,恐怕还要处罚人,如今扫黑除恶,这打架斗殴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依我之见,不如今日先散了,明天去村里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我们塝才有,别的屋场也不少,集思广益,总有办法!”
王云鹤老谋深算,思忖良久,说道;“这事情总归是现场解决的好,如今你也瞧见了,我们王家塝的水田缺水严重,耽误一天,旱灾就严峻一天。到村里开会商讨计议不是不行,可是谁能保证明日就有结果?”
胡晓荷眼见“拖”字诀被王云鹤识破,心中琢磨不定。
如今这时节,全村乃是全县都缺水,何止王家塝与赵家塝?
并且农村人最讲究的是“胳膊肘往内拐,牙齿掉了往肚里咽”,那是无论无何,也不能不管赵家塝,将水让给王家塝的。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看见洗好一身泥污站起来的赵弘毅,心中一喜,说道;“弘毅呀!今日这事你和你叔都参与了,你是读书人,主意多,点子好,你看这事怎么处理才好?”
胡晓荷这话一石二鸟,一来参与两字,将赵弘毅拉了进来,她知道他们叔侄情深,自然不会将赵得全至于不顾,二来读书的高帽子一带,他想拒绝也不好拒绝。
赵弘毅忍着右臂的疼痛走了过来,见众人都望着他,脑海中嗡嗡闹闹的,一时也没个主意。
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山村少年,水稻赶水这件事情,历来争斗不断。他还记得小时候随父亲彻夜守水的事情,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为了怕别人晚上偷偷出来,把水引走。
村里人一年之生计,都在这水稻田里,水就是他们的命,所以打架死人又不是不可能。
“胡主任,赶水这大的事情,让一个嘴边没毛的少年出主意,未免太可笑了吧?”王家塝一人冷笑道。
“是呀,嘴边没毛,办事不牢,你们赵家塝就这么没人?”王家塝另外一人也是讽刺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