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衫换薄衫,日光一天天更明亮。
阔气的王氏医馆在蜀地锦城开张,王家举家搬进了布置妥当的三进大宅子,王大嫂刚出月子,身子虚,还要带婴孩,王李氏大病初愈,也还需要将养一段时日,妙妙又做主请了村里两个熟识的老实妇人来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庭院……
开在繁华地段的王氏医馆由诊室和药房两部分组成,中间一道竹帘虚虚隔开,张帧坐堂下医嘱,王老汉管账,王家哥哥们负责进药收药分拣药材等等,在妙妙教会他们种种药材的炮制法子后把这一块也揽了过去……
整个过程中,妙妙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王家把读书这件事看得挺重要,在还算富裕时,把王大哥,王二哥送去念了两年私塾,因此家里几个哥哥都识的字,不仅能认得大多数药材,还能按方抓药,上手很快。
当然,开店这么大事情,波折麻烦肯定也少不了,尤其王家六父子没学过什么正经医药,也不会什么商人之道难免被人看不起找麻烦以前铺子太小,只算个小打小闹。
但好在医术上有张帧这个年轻御医,别处来的难题、刁难也难不倒妙妙,开店过程倒勉强也算的上顺风顺水。
经此一事,王家这小小的草药商人成功把社会地位从“贱商”提升到了“利工”。士农工商,以前的王家也算半个农家泥腿子,但别看“农”名义上地位排在工前头,在这“无银子寸步难行”的古代,其实靠手艺又不明晃晃敛财的“工”之地位远远高于“农商”,农能排在前头,并不是说农人在民间地位有多高,而是农桑事关民生,朝廷格外重视。
换句话说,王家现在是真正的技术人员,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民间地位,都蹭蹭蹭的往上爬了几个台阶,改变这一切的妙妙则彻底成了王家的主心骨,即便是王老汉这个一家之主,都她说什么,就听什么,俨然一副“幺女说的什么都对”模样。
妙妙喜欢这样子的生活。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日子就这样上了正规,张帧忙着民间行医积累更多经验,王家男丁忙着学医或管店,王李氏、王大嫂忙着照料小侄子,整个家里,最闲的人反倒成了妙妙和松果,短短半月,二人把锦城逛了个遍,比不得燕京富饶贵气,但每一座城池都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妙妙最喜欢锦城各种各样的小食和糕点,一样的食材,锦城人能做出许多花样儿来,就拿一家以糖水出名的铺子来说,人家不止卖简单的红糖凉糕,能加入秘制酸梅汁卖酸甜凉糕,能加入冰糖熬制的雪梨汁卖雪梨凉糕,能加入桂花酒酿卖桂花酒酿凉糕,能加入各种干果野果少许红糖卖果子甜凉糕……
一串串垂落的雪白槐花随风摇曳,像自打院子里的大槐树开了花,妙妙就把藤椅从暖融融的日光下搬到树下,嗅着清浅花香,用一碗桂花酒酿凉糕,好不惬意自在。
这日,她凉糕刚吃几口,张帧匆匆来寻她,看那神情着急里又含着些惶恐:“师父,有……有病人!”
他在医馆里坐堂,只有拿不准的病症才会使人回家来唤她去,妙妙看他跑的满头大汗,来了兴致:“什么病?很罕见?”
说话间,放下凉糕,用绣着枝头梨花的精致手绢擦了嘴,施施然往外行去。
张帧拿袖子囫囵擦着汗,跟上她,回:“是寒症,人我请回来了,现在在花厅里候着……师父,这病,您肯定能看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