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陆家陆陆续续的接待了几批记者。
无一例外,记者都被新出炉的状元给震惊了。
这个状元有点不寻常!
别的状元都大谈如何读书。
这个状元谈的是劳逸结合,谈的是模仿老师的思路出考题,如何与命题人较量······
最扯淡的是,效果还挺好···
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竞争。
更何况那个一看就很有前途的无人机。
有点眼光的记者都明白,陆锵的未来不可限量。
于是乎,本届状元的神话就在这个夏天吹起来了,《五年模拟三年高考》未卖先热。另外,无人机也进入到大家的眼球。
也就是现在传播不够发达,如果到了后世,陆锵这样的表现就得被吹天,成为网络红人。
饶是如此,陆锵也接到了不少的广告代言的邀请。
不过都被陆锵拒绝了。
陆锵是缺那点钱的人吗?
他缺的是几千万亿的钱。
可不能为这点钱坏了自己的名头。
······
接下来的日子,陆家忙得不可开交。
照说陆锵考去清大这样的大事,怎么样也得大肆庆祝一番,但家里所有人都忙着大江科技的事。以至于考最好大学的事情就这样稀松平常的对待了。
陆锵心说,莫不是我考了个假大学?
在父母忙着工厂的时候,陆锵也在忙着他的教辅帝国。
与清大老师商量好版号的事情,如何印刷又成了问题。
倒不是说清大没这个资源。
而是陆锵觉得,这个生意还是摆在眼前比较好。
作为一个小城出生的学子,学成之后大多在外工作,不是不想回来,而是回来没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做好教材生意,拉动的可不止几百人的就业。
想起自己的表哥陆峰在县里的印刷厂,给他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些情况。得到的反馈还不错,得益于当初小城地处三线,所以城虽小,各种工厂倒也齐全,所以印刷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还是一个销售问题。
虽然陆锵在小城出名,但那点销量于事无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