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文若,公达所说,你怎么看?”
“刘表?公达说的很清楚,刘表无四方志,据我所知,刘景升确实志不在天下,而在经学!虽入主荆州,然有近半时间与宋忠,綦毋闿,黄承彦研究经学!”
“但是公达也说了,刘表虽然志不在此,但是其儿子所求,怕是有四海八荒之志,而且为人极为聪慧!”
“兄长,如今依然是大汉,我等奉的依然是大汉天子!”
“文若,但是天子只要是刘姓宗室即可,依然是大汉,昔光武帝也不过是宗室之人,不一样中兴大汉!”
“兄长此来冀州,就是为了此事?”
“嗯,昔日文若言,颍川四战之地,某也深以为同,但是家族顾虑很多,若是迁到襄阳,家族反对的意见应该没有那么大!”
“兄长准备将家族迁到南阳?”
“不是,是为兄准备前往南阳,家族的那些人文若你也是清楚的,如今友若与文若皆在冀州,又逢乱世,某与公达若在襄阳,仲豫等依然留在颍川!”
荀彧看了看自己兄长,虽然自己不认同,但是从家族的考虑上并无不妥,荀彧也是不说话了。
“兄长自己决断便可!母亲呢?”
“母亲一并与我前往襄阳,袁本初亦非明主,文若比我清楚,至于阴家部分也会迁回南阳!”
“兄长这么看好刘表?”
“非是刘表,刘表年事已高,公达所言也有些道理,刘表的能力,若有四方之志,未必会比袁本初等人差,而且刘琮能力,品行,各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又是汉室宗亲!”
“明白了!不过弟还想再看看!”
荀衍看了看自己这个弟弟,他们三兄弟能力都很强,但是荀彧是三兄弟能力最强的,因此过来参考一下他的意见。
“嗯,既然如此,二弟保重!”
荀衍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弟弟,其主见是非常强的,当初建议家族内迁,但是家族人皆不愿意离开颍川,他便独自将自己一家迁到了冀州。
“公子,门外有一人,自称是吕岱,是糜太守介绍过来的!”
“吕岱?快请!”
刘琮大喜,正好缺水军主将,这就送了一个过来,吕岱在三国可谓是真的神话,几乎是经历了整个三国时代,活了90多岁。
“吕岱见过二公子!”
“请坐!定公能来,乃荆州之幸事!”
“二公子也知道我?”
吕岱有些惊奇,刘琮居然能知道他,刘琮则是微微一笑,三国中有点名声的他是基本都知道。
“当然,定公乃广陵海陵人,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通晓兵法琮早就听闻,可惜未能一见!”
“岱听闻二公子想操练水军?”
“确实,如今天下大乱,荆州境内水道纵横,仅仅靠襄阳水军是不足的,父亲与我皆有志于复兴汉室,因此水军便是重中之重。”
“二公子,某来之前也了解过,荆州适合操练水军的有四处地方,一是襄阳,二是江陵,三是沙羡,四是汉昌!
其中襄阳,沙羡都有在操练水军,论条件,襄阳与江陵的条件最好,公子准备在哪操练水军?”
“汉昌,汉昌虽然条件不好,但是日后必然是战略要地,汉昌毗邻洞庭,八百里洞庭便是操练水兵的绝佳场所!
其次,汉昌毗邻长江,日后不管是攻伐益州亦或者是扬州,汉昌都可以作为进攻的发起点。”
汉昌县乃灵帝从罗县中划出,成立不过十余年,基础设施差,各方面都无法和江陵,襄阳比。
“公子准备几年能成军?”
“5年,5年时间,按照我新军建制,我要看到的是三部兵力,而且是精兵!荆南只有五年时间!甚至更短!”
吕岱也点头,这才确认这位二公子不是说瞎话,部队成军,要形成战力并非短时间,水兵更是有其特点。
水军对于水性有很强的要求,水面作战,若是水性都不好,如何水面作战,其次,对于器械的要求,严格说是对于战船的要求。
“部是何单位?”
“琮有感于部队的纪律不明,因此改革军制,操练军士,当然仅限于我麾下士兵,目前父亲麾下其他依然使用的是大汉军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