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作为二十一世纪红旗下的一员,这眨眼的经历并没有让李鑫自乱阵脚。

先是捋清了这前因后果,然后开始平复这复杂的感情,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过。

至于这面板是什么,为什么的选择,则不在李鑫的思考范围,因为生活还能比原来的996更糟糕吗?

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车子,房子,票子,女子我都没有…还有啥可怕的?

咦,好像歪楼了,这可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李鑫懵的甩了甩头。

想起生存,离不开吃穿住行,吃穿住行又离不开钱,钱,哦钱还有些,那就和喊水叔商量商量,交一点口粮,看能不能先在他们家住着。

根据剧中喊水叔的精明聪慧,再加上一点点憨厚传统,问题应该不大。

之后再慢慢琢磨任务,反正离的近,机会多多。

想着想着肚子却叫了起来,扭头看着窗外那三人还在商谈的样子~李鑫忍不住了,晃晃悠悠爬起来,穿起床下那双破旧且大的布鞋,穿过堂屋朝着屋外走去。

他准备厚脸皮问问有没有能吃的食物,实在是受不了了啊,可刚到门口就只看到三个出走的背影。

真…真巧…

算了,自己动手,虽然之前晕倒了,但休息了一晚上后感觉也还行。

他走进左手边那简易用木头席子搭建的厨房,左右环视一圈,没有找到熟食,没有多大意外,因为脑中有一段在这衣不蔽体的年代中生活的经验。

找到装有面粉的大缸,用盆子舀起一大家子够用的口粮,开始加水和面,得益于前身吃的苦,不一会儿的功夫,拳头大小的面团子上锅了,生火加柴,炊烟袅袅。

“呀,你娃咋出来了,哎,我来我来。”

这是喊水的媳妇回来了,刚整理完头巾就顺势夺过了李鑫手上的火钳。

也没怪罪他的不问先动,还感谢他在家做饭,毕竟在这淳朴的地方,村名们都热情似火,最主要的是,家里的贵重物品都放的很隐秘。

就这样,李鑫被迫坐到了旁边的小木扎子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完了“李鑫”的前半生与马家的现状。

片刻,馒头蒸好后,大娘给李鑫用碗装了三大馍与一些咸菜,冒尖一碗,让他先行解决难题,李鑫也没客气,道了声谢就开始埋头苦干。

(′ー`)~

这死面馒头味道是真不太好,若搁在这之前,李鑫能保证,他就算是饿死,死外边,也绝不吃一口。

灶台边,洗碗盆,李鑫搓着那锃光的碗,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收拾利索后,又坐到灶炉边胃火烧水。

估算着日头,马家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看来他们时间管理的是真不错,掌厨的先行回家做饭,算着饭点,干饭人再回家干饭,充分利用着劳力。

所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虽然人们面对着饥饿与荒芜,但却都揣着希望奔向光明。

毕竟人总要活着才有盼头。

今天,马家饭桌上多了一个人,是县里来的的张主任,专门负责动员吊庄移民工作的。

李鑫才看过原剧没多久,所以认出了他,听着他们三那大嗓门的谈话,知道了这是剧情初始,张主任带着马得福回家乡涌泉村,追回逃跑的吊庄户的情节。

所谓吊庄,就是由于周边村落太过分散,交通不方便,而且村民们收太过入单一,贫穷,为了便于管理扶贫,政府集中建立的吊庄基地。

为了响应政策落实到位,政府组织人员,点对点的组织西吉的农民们移民、搬迁。

涌泉村就是张主任负责的。

很显然,劝说没成功,当然,这也不能怪村民们,他们祖祖辈辈们都在这生活,一时间要他们去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大概率都不会同意的吧。

李鑫可是知道走出舒适圈有多难的,更何况他们都是一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民,每天能吃饱穿暖就是他们能想到的最远的事。

所以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就得让村民们能想敢想,再为之保驾护航,才能事半功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