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手下的文臣与武将都为陈元娶了这样一位能干的王后而高兴,但也有些臣子开始忧心,王后本身的家族权势过大。
在纪若兰与陈元成婚后,许多纪氏的家族子弟或者姻亲故旧都来这里帮忙,谋个一官半职。
此时尚且没有科举制,天下人中受教育识字率最高的人仍然在世族之中。排除掉一些确实不堪大用的,纪家带来的人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陈元根基不足的缺点。
让陈元的整个行政机构效率焕然一新,可以有足够的官员去统治他辖下的领地。
此时随着陈元统一北地的过程,对于基础官吏的需求更甚,既然造成了此时他手下三分之一的人手都是纪氏的人或者和纪氏沾上关系。
纪若兰身为王后,可以直接命令他们。王后本身的权力过大,也让原本陈元手下的班底忧心不已。
但是此时正是陈元的势力急速膨胀的时候,这一切的矛盾就被掩盖了下来。
太医令陶渊在翊王统一北地后就上书辞官,以年龄过大为由,告老归去。新任的太医令由陈真担当。
见陈真如此年轻又是个女人,有许多人并不服气,尤其是原先另一位太医丞柏水程,在杨余琴丢官陶渊告老之后,他原本才是最有资格担任太医令的人,却被陈晨这样的一个黄毛丫头抢了位置。
然而医生本就是凭实力说话,陈真的医术比他强,在外的名声传播很广,两人比试一番后,柏水丞最终心服口服。
再加上陈真背后还有身为王后的纪若兰支持,最终没有人再敢置疑,陈真稳坐太医令的位置。
陈元对于此事也没有什么意义,说到底一个小小的太医令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陈真虽然是女子,医术好就行,反正都是为他效力吗。
陈真也没有把陈元放在眼里,这个在几年前还能亲自跑去郑隆的府邸看望受伤的臣子,为手下无人可用而烦恼的男人。现在已经开始称孤道寡了,随着他诸侯霸业的兴起,他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当权者自大多疑的习气。
陈真当这个太医令可不是为了给他效忠的,而是借他的手培养自己的势力弟子。
所谓借壳生蛋,借机上市,陈真借助陈元提供的场地钱财来实行自己的计划,等到时机成熟就带人跑路。
“大人走好。”
陈真送陶渊离去,在杨余琴的事情过后,陶渊就已经萌生了辞官的想法,因此才会放手任陈真施为。
也是见识到了陈真在医道上的天赋与勤奋,所以他对陈真当太医令一职也是大力支持的。
陶渊能够习医,本身陶家原也算是个世族,祖上曾经出过两千石的高官,只是传到陶渊这一代时家族已经没落,许久无人出仕。否则陶渊也不会以眼下士人看来是旁门杂学的医术为主业。
陶渊幼时亲眼见母亲病重而无力医治,故而苦学医术,钻研医典药方,只为保家人平安。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只是医术到底是小道,以医术出名者,又怎么及得上名士大儒。
陶家世族,一旦习医,在很多人看来就落了下乘。哪怕陶渊同样颇有才气,能诗善画,旁人提起还只会说这是个习医的。
陶渊心中的抑郁可想而知。
现在陶渊离去,要说唯一还有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孙女了。
“莹儿,你要乖乖听苧大人的话,不要淘气。”
“祖父保重,陶莹会听话的。”
被陶渊留下的是一个十余岁的小姑娘,此时望着陶渊的目光中带有不舍,但还是乖乖的答道。
她的父亲是陶渊的独子,早年病逝,其母在她会走路后也归家再嫁。因此从小就是被陶渊带着长大。
陶渊一生习医,救活人无数,却眼见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对他来讲也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陶大人真的舍得把孙女托付给我?”
陈真拉着小姑娘的手,问道。
陶渊苦涩一笑:“我一生习医,却也被医者身份所困,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你在医道上的天赋在我看来是举世罕有的,假以时日,你必能有所成就,说不定也能成为传世的神医圣手,为我医家扬名。”
“这个孩子既然随了我学医,要拜师当然就要拜最好的老师。这样将来才会有更大的成就。她从小跟着我熟读医经,根基扎实,在医道上的天赋虽然比不上你,但也比我强,对你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弟子。”
对于陶渊说的,在医道上的天赋,陈真只是微笑听着,并不解释,那所谓的举世罕有的天赋其实是她几世积累的而成的。
但是陶渊其余所说的话却是没错的,这世上,名师难寻,真正可以传承衣钵的弟子也不好找。陶莹性格心细沉稳,她确实是喜欢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