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发怒了。
整个朝堂寂静,但百官的心里面,就跟砸进了一块块大石头一样。
早就汹涌翻滚起来。
有几位大儒,更是眼皮子在狂跳。
没办法,国朝下下,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惧怕这位洪武大帝。
哪怕是各地藩王,依旧如此。
原本,太子朱标是他们和这位洪武老爷子共同的“理想君主”。
其性格宽厚仁德,但手段能镇得住场面。
最合适不过。
可是。
自从太子离世之后。
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考虑一件事!
立储!
别说眼下灾民多达十万。
就是再多二十万、三十万,眼下的大明,总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
无非是手段烈或仁德的问题。
可是……
真正决定国朝百年大事,决定他们仕途官运,甚至决定这个大明未来走向的……最终大事!
终究还是立储!
皇太子朱标,五月突然染风寒去世,就连墓葬都是紧急加工修建,就这,才在八月厚葬。
中间足足隔了三个月。
这期间,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去触老爷子霉头。
可原本等着太子下葬之后,就开始在大朝会商量“立储”的百官。
甚至连人选都确定好了。
就是……皇孙朱允炆。
其母早在好些年前,就被提为“太子妃”。
无论是按照老爷子的规矩,还是国朝下下的希望,朱允炆都是最合适的。
只是,因为灾情。
“立储”的事情,继续往后拖延。
可众人万万没想到。
就在这个时候,老爷子突然在朝廷里,大肆夸奖“三皇孙”。
甚至整个京城在昨晚,还传起了三皇孙“奇迹”事迹。
这怎么不让人多想?
再加,老爷子前方的桌面,那两块金砖带给他们的寓意,就像是惊雷一样砸入他们脑海。
直到现在还是晕乎乎的。
老爷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昨晚那些传闻也是真的?
三皇孙的院落里,到处是黄金?
转瞬间。
原本暗中支持朱允炆一系的大臣,纷纷慌了。
正要开口,想着无论如何,先把“救治灾民”的事情给揽下,大不了就出一回血,最后全把名头放在“允炆皇孙”的头。
这未来,只要朱允炆登基,那他们就是稳赚不赔,甚至大赚。
但万一,那位从来没见过的三皇孙位,那就是血亏!
在众人的脑海里。
道理非常简单。
天大地大。
立储最大。
至于所谓的灾民,所谓的倭寇扰边,能稳就稳、能拖就拖,一切待新君位就可。
可是。
老爷子这突然间的一手。
却恰恰像是打蛇七寸、捏人软肋。
轻而易举,就把百官的心思给拿捏了!
让他们不得不站出来。
一边想着。
号称刚正不阿,素有德贤之名的大儒,齐泰。
此时终于深吸一口气,准备迈步前,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出手!
只是突然!
“回禀陛下!”
“臣冒死一谏!”
却是在百官后方,一个二十多岁,与当朝百官相比,实在是太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臣斗胆。五万两银子确实太少,国朝如今需要的,是粮食……是很多的粮食。”
“这五万两,全部拿去撘一些简易帐篷、购置药物,先给城外面的百姓安置一个居住地,稳妥安置才是正事。”
“而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外面的百姓也不能大规模的涌入城区,只能找偏僻之地!”
“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粮食!”
此时此刻。
齐泰的节奏被突然打断,有些恼火。
但朱元璋,却对这年轻人颇有些好奇。
他昨天下午,和三孙儿说的空手套白狼,其实已经稍稍的用了。
用不了一会儿,某些人就会自己站出来,将此事认真去办。
朱元璋深知这些官员的脾性。
属驴的。
不抽打绝对不走。
可他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还说的头头是道。
“我对你有影响,你是……”
“回陛下,洪武二十一年进士,解缙!承陛下恩德,授庶吉士。”那年轻人立刻回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