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会教义严格,将儒、释、道等其他宗教、学说都视为异端,不仅摧毁寺庙、道观、儒庙等,而且在民间搜检相关书籍,严禁百姓阅读儒释道经典书籍。
华夏受儒家文明熏陶多年,读书人早已对“仁而有序”、“重义轻利”、“互敬互信”等儒家学说深信不疑。
洪秀全开创拜上帝教,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种平均主义的主张固然能够吸引底层百姓,却遭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等阶层的强烈反对。
尤其是知识分子,对太平军破化城乡秩序、禁毁儒家文化的做法深恶痛绝,认为这将导致华夏亡国灭种。在湖南、广西境内,已经有不少的地主知识分子开始办理团练武装,防备太平军侵扰。
太平军若要割据一方,自然无须知识分子的帮助。但假若志在全国,则要面对诸如创建制度、规划战略、内政外交等难题,则要得到技术官僚、知识分子的鼎力支持。
太平军中也不乏卓见之士,如杨秀清和冯云山等都极力主张厚待知识分子,缓和反儒立场。但洪秀全一决孤行,坚决反对其他一切宗教、学说,要求会众只得崇奉上帝一人,试图依靠宗教狂热聚拢人心。
知识分子把太平军视为洪水猛兽,少有人敢主动投靠太平军。
康可铨无家可归,又受到张员外的怂恿,只好怀着忐忑的心情面见吴捷。
他大概三十四五年纪,中等身材,目露精光,气质非凡。趁着等待的空当,他背着手,不慌不忙地读着县衙门口的安民告示。
看见吴捷后,康可铨并不下跪,不卑不亢地作了个揖,说道:“康可铨拜见大帅,听东家张员外说,大帅求贤若渴,康某特来大帅帐下投军。”
此人外表、气质不俗,唯独身上带着股傲气。大概是读书人出身,对太平军存有误解。
吴捷连忙回礼,说:“久仰久仰。康先生大才,屈尊来到吴某营中效劳,吴某不胜惶恐。快进来说话吧。”
吴捷让康可铨先走,康可铨执意不肯,于是两人并肩走入花厅。听说康可铨尚未吃饭,吴捷连令亲兵添加碗筷酒菜,请康可铨一起吃便饭。
午饭十分简单,吴捷也不讲究,只是一条鲫鱼、一盘炒番茄、一碗肉汤。因为康可铨一起吃饭,亲兵又加了一盘小葱炒鸡蛋。
吴捷说:“军中一切都简单,我只有这几样小菜招待康先生。见谅,见谅。”
看得出来,吴捷不拘小节,也无架子,并非寻常草寇。康可铨连忙摆手,说:“吴大人少年英雄,不拘一格,望之而有富贵之相。康某刚才一路从张员外家过来,但见城内秩序井然,军民各司其职。
“尤其是大人属下的太平军,气象一新,为官军所不及。眼下清朝官员腐败,百姓穷苦,民生凋敝,百业不兴。天道有轮回,代清者或为天国乎?康某不才,情愿追随吴大人左右,以效犬马之劳。”
吴捷大喜,斟了杯黄酒给康可铨,说道:“吴某何德何能,竟能招致康先生这样的大才,真是天助我也。目下我军刚进占永明,不知先生是何见教?”
康可铨已经料到吴捷会问他这个问题,便侃侃而谈道:“太平军起于广西,其势锐不可当,非天地会的草寇可比,比起前朝的农民军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清朝失德,武备废弛,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清朝已如一棵内根朽坏的百年巨树,外表看起来巍峨,内里已经坏透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