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得人才,蔡瑜正自喜上眉梢之际,黄门侍郎荀攸前来宣诏。宣诏罢,蔡瑜接过诏书置于一旁,邀荀攸到堂内叙话。
蔡瑜仅凭一己之力,由一介白身至独领一州,虽只二十二岁,与两载之前却大有不同,其身上威势日重,行事亦愈加从容。
坐定罢,蔡瑜开门见山,直抒己意:“瑜欲邀公达为我效力,望公达莫要推辞。”
荀攸留意到蔡瑜所言乃“为我效力”,心中已明蔡瑜之意。
其本有意留在益州,却只为存身,并未预见蔡瑜竟有如此之邀,故此并未立时答话。
蔡瑜亦不多言,安坐于席,手捧清茶啜饮,静待荀攸作答。
荀攸心念急转,其知蔡瑜有能,否则岂能年纪轻轻夺取益州,亦不因蔡瑜直言相邀感到冒犯,反而对蔡瑜直抒胸臆之做法颇为赞许,只是投主一事不可轻为。
过了半晌,荀攸说道:“君择臣,臣亦择君,攸之心中尚有几事待解,使君可否为我解惑?”
蔡瑜悠然道:“公达不必多虑,尽可问之。”
“董卓待使君颇厚,使君是否为其死而悲?”
“瑜曾为其死而叹,却不曾为其死而悲。”
“为何?”
“董卓厚瑜一人而薄天下万民,瑜如何能为其死而悲之?”
“好!”荀攸抚掌赞道,又问:“使君雄踞益州,进可攻,退可守,不知使君欲攻抑或欲守?”
“先守而后攻之,短则三载,长则五载,益州之外,自会看到我益州之雄兵。”
“好!”荀攸再赞,又问:“使君欲代汉否?”
“不知。”
“何谓不知?”
蔡瑜沉默良久,才道:“我生于世间,行走万里,见百姓凄苦,如陷水火,如置倒悬,故此,我谋于董卓,得来巴郡,又耗时两载,方安一郡之民,得取益州,若要安一州之民,纵马天下,必得三至五载,若再要败尽诸侯,得天下安,不知尚要费时几何,我目光所及之处,不至如此之久远矣。”
“使君之诚,攸平生仅见。”荀攸拱手致意,再问:“若攸不愿效力于使君,使君欲如何处置于我?”
蔡瑜轻轻一笑,答道:“这般,瑜便不得不做一回恶主,强留贵客于此,等候公达回心转意。”
荀攸拍案大笑:“好!好!好!使君乃真君子也!”随即避席拜道:“荀攸拜见主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