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和他又不熟。”

李安随口回了一句,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套紫砂壶应该涨了不少钱,这么想想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小亏。

不过也算了,反正人也没了,找不到人要回来了,李安心里惋惜,转头朝着另外一个房间走去。

他刚刚发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这个私人博物馆里头还保存着不少来自于华夏的古董物件儿,其中大多数都是现存量比较稀少的。

在李安的印象里,塞拉尔博本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古董文玩的收藏家,他在华夏呆了小几年,就是专门为了研究华夏的古董收藏。

不过他为人的品行端正,不屑于去干那种烧杀掠夺的事情,他在华夏带回去的古董全部都是他自己花钱买来的。

丰厚的家底让他有这样的底气,看来还真让这小子研究出了一些门道,这些华夏的老古董即便是在当时也是现存量十分稀少的。

例如他面前这只哥窑八方杯。

正所谓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虽然是后世模仿宋朝的哥窑而产出的一种瓷器,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富有成化器的特色。釉面虽仿宋代哥釉,但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故无宋哥窑的“酥润含蓄”之美。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

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来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的很高层次,遂让哥窑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当时文人社会的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民间书房陈设推崇的对象。

此器胎釉坚致凝厚,如同堆脂一般,釉质温润,米黄釉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即所谓“润泽如酥”。开不规则冰裂纹,金丝铁线成交叉状,意趣天成。

哥窑器物通常釉层较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面有缩釉点,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显微镜下呈现“聚沫攒珠”的效果。

陶瓷界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即指哥窑瓷器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

简而言之,它之所以这么火,就是因为它那不规则的拼接碎片形状的冰裂纹,虽然是天成的却给人一种人为的矛盾感,所以即便在当时也很受推崇。

但它更让人推崇备至的原因是另外一个,那就是它的神秘。

这玩意儿不知道是从哪里炼出来的,具体是哪个窑烧出来的没人知道,至于是谁烧的也无从得知。

这就导致了没有一个作坊能够照葫芦画瓢的模仿出来,所以它的存世量非常少,每一只都弥足珍贵。

但对于李安来说却并不觉得有多稀少的,因为他会烧,他以前就碎过一只哥窑八方杯仔细研究过,并且烧出过釉更薄冰裂纹更好看的哥窑杯。

所以对于这个东西,他相当的熟悉,以至于在看到这只哥窑八方杯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玩意儿的不对劲。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只赝品,它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博物馆里。

但这个赝品做得实在是过于逼真,以至于没人能够看出来这是现代产品,所以它仍旧出现在这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