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源又抿了一口茶汤,感受着清甜的滋味儿,忽然问:“晟记的买卖里,有茶叶吧?”
陈伯答:“有,怎么没有。吴地的生丝、茶叶、粮食,这都是大宗。前些年我还在商号走垛的时候,每年仅茶叶一项,流水就在十万两以上。”
“现在呢?”
“现在么···”陈伯眯起眼睛估摸着:“只会更多。”
“为甚呢?”邓源有些好奇。他能想到晟记的茶叶大都是运到西北的,而这几年西北连年大旱,流民遍地,茶叶生意应该受影响才对。
陈伯呵呵一笑:“流民即便是在有地可种的时候,一年又能喝几次茶?能喝茶的那些人,现在依旧喝得起啊。再者,咱们的销路不仅是秦晋诸省,也有运到蒙古的。”
邓源也笑了一下,但与陈伯含义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四百年后穿越来的人,他更多地听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哀。无论是在过去的课堂上,还是现在的书房中,他始终无法真正地“在商言商”。
就着茶叶的话题,邓源又问道:“西北大旱,东南一点没遭灾?”
“南直隶是宝地!”陈伯言语间有些自豪。“不过么,也有些天时不正,这都眼瞅着春三月了,夹袄还没脱掉——这还是好的,天启皇帝在朝那几年,二月还穿着棉袄呢。”
邓源心中一动,放下茶杯。他想起了经济史上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小冰河期。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嫂说有一道菜是清蒸开河鱼,那就是说即便在苏州这样的江南之地,已经是农历的二月中旬,河流也刚解冻不久。若是自己早个十天半月来到苏州,兴许还看不到草长莺飞。
苏州如此,北方的冬季会有多长,可想而知。
严格地说,元明清三朝都属于小冰河期,所以史籍记载三朝自然灾害格外多。低温引发的灾变有两个巅峰,分别是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下半叶。
邓源现在所处的年代,正逐步走向第一个极寒巅峰。
事实上,频繁的自然灾害,正是天启末年的农民起义导火索。
当然,百姓造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朝廷为政不善,地方官横征暴敛,土豪劣绅鱼肉乡里,这些都是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若不加以解决,早晚会走到揭竿而起那一天。但中国老百姓是无比的温顺善良,无论朝廷如何、官员如何、豪绅如何,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铤而走险。
再看塞外,同样因为干旱和低温,草场萎缩,牲口减少,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对南下的渴望与日俱增。蒙古固然早已是百年之敌,而后金即便没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也不会消停。
邓源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无能为力。就算崇祯皇帝明白这个道理,怕也只能徒叹奈何。他若是有力挽狂澜的才具和魄力,也不会在十五年后哀叹着“群臣误我”然后自挂东南枝。
陈伯见他出神,便问:“哥儿,这茶,喝着顺口吗?”
邓源一抿嘴:“我喝茶不多,觉得好,但说不上来。”
“嗨,这是大掌柜自留的,成色是没得说。明日再给你换一种,喝上十天半月不会重样儿。”
邓源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这当家做主的劲儿,老头儿和邓鼎城关系不浅啊,绝不会是简单的主仆。
陈伯收起茶盘:“不耽误哥儿看书了,我就在前院,有事您就叫我。”
邓源点点头,打起精神继续查字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