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十首歌的磁带卖五块,你这两首歌的磁带也卖五块,贵了吧!”
随着人越聚越多,有人提出了质疑。
陈星河一边卖货一边笑呵呵的解释:“大哥,我卖的是EP,什么叫EP呢,就是迷你专辑。”
“这玩意在国外特别流行,最近京城那边许多歌手也都出EP了,远的不说就说姚兰芝,她那首《春暖家园》就是以EP的形式发行的。”
“大哥,你刚从京城回来,这事你知道吧?”
陈星河冲还在一旁看热闹的蛤蟆镜努了努嘴。
“对!”
“是有这么回事!”
蛤蟆镜配合的点点头,虽然他根本不懂什么叫EP,但这年头跟英文字母沾边的东西总归是洋气的。
陈星河继续说道:“再有啊,歌多歌少并不能代表一盘磁带的质量,就说吴东的新专辑吧,里面十首歌,也就主打歌《去远方》还行,其它歌根本没法听。”
“而我卖这种EP,说直白点就是把专辑中最精品的歌放在一盘磁带中,这样大家就可以反复听自己喜欢的歌了,不需要再费劲的倒带!”
对于生活在新世纪的人们来说,单曲循环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功能。
可对于生活在九十年代来的人们来说,想要反复听一首歌的话就只能是倒带了,毕竟这年代复读机还是奢侈品,要几年后才能大规模普及。
陈星河巧舌如簧的忽悠,再加上蛤蟆镜在一旁佐证,路人们便不再纠结只有两首歌这件事了。
甚至还有人觉得自己是在赶时髦,买了从国外流传过来的EP!
纸盒箱中的磁带越来越少,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陈星河就卖了三十五盘磁带,收入175元。
“小陈,嗓子干了吧,来一串葡萄解解渴。”
这会儿摊位前难得没人,刘凤霞笑呵呵的凑过来,递了一串葡萄给陈星河。
看着面前的葡萄,陈星河不由愣了一下,他和刘凤霞可不熟,也就是今天摆摊遇见了。
对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朴素,长相一般,唯一让陈星河印象深刻的便是鼓鼓的胸脯。
“这葡萄可真紫,看着就甜。”
“谢谢你啊,刘大姐。”
陈星河大脑飞速运转了一圈,觉得面前这穿着朴素的大姐应该没什么坏心眼,这才一边夸赞一边接过了葡萄。
“自家种的,甜着呢。”
刘凤霞嘿嘿一笑,脸上竟然还有两个酒窝,想必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甜妹。
陈星河则是已经揪了一颗葡萄,用手随便擦了擦然后直接放到了嘴里,刘凤霞没说瞎话,这葡萄是真的甜,汁水浓郁不说,葡萄味儿也很正,不像陈星河在另外一个时空吃到的葡萄都是科技与狠活,根本吃不出太多葡萄味儿。
方才吆喝了半天,陈星河的确是口渴了,一口气就炫了一整串葡萄。
期间刘凤霞也没吱声,就默默的站在旁边,直到陈星河吃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说道:“甜吧?”
“甜!”
陈星河吐出嘴里的葡萄皮,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年代民风淳朴,几乎不存在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无论大市场还是街边小摊买的食物都可以放心食用,还保证是原汁原味,这一点是真的好。
“小陈啊,你这磁带是在哪进的货呀?”
“我也想进点,不过你放心,我不在这边卖。”
见陈星河吃美了,刘凤霞这才亮出自己的目的,显然她是见陈星河赚了钱,也想跟着赚钱。
这年代能出来摆摊做买卖的人头脑大多灵活,方才陈星河热热闹闹的卖货,刘凤霞可是在一旁默默数着呢,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功夫,陈星河就卖了三十多盘磁带。
一盘磁带五块钱,那就是一百六七十块啊!!
而刘凤霞这葡萄一斤卖八毛,一天卖个五六十斤,毛利也才四五十块,扣除成本一天能剩个二十块钱不错了。
她虽然不知道陈星河那一盘磁带的利润是多少,但就算是一盘能赚一块钱,这一个小时就赚了三十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