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再往前,就进了一个宽绰的石室,东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壁上刻得有图有字。
林平之急忙走近端详,壁上绘的果是个青年书生,左手执扇,右手飞掌,神态甚是优雅潇洒。
图画旁边刻着“赵客缦胡缨”五个大字,笔锋甚为潇洒。这五个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仔细辨认,发现都是些注释。其中对这个‘胡’字的注解说:“胡者,西域之人也。新唐书承乾传云:数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采为舞衣……’”
林平之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了!
图画的注解颇多,比如胡璎的注解:“庄子说剑篇云:‘太子曰:吾主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缦胡之缨,短后之衣。’司马注云:‘缦胡之缨,谓粗缨无文理也。’”
林平之读过侠客行这本书,自然知道这些注解都是糊弄人的,什么用都没有。他按照书中所描述,仔细观察构成图中人身上衣摺、面容、扇子的线条,一笔笔均有贯串之意,当下顺着气势一路观将下来,果然自己体内的内息也依照线路运行。比如图中人右袖线条,就对应着‘足少阳胆经’的运行。
林平之照着练了一会儿,就停下来。这套内功施展方法虽然精妙,却比不上北冥神功和金关玉锁二十四诀。对他也没什么用处。所学在于精,而不在于博,学得太多也没什么用。
林平之越过这个石室,来到下一个。这个石刻对应‘吴钩霜雪明’五字,乃是一套剑法,却藏在那些说明文字的笔画中。林平之大概看了看,也跳过去了,剑法再好能超得过独孤九剑吗?
第三座石室对应‘银鞍照白马’。林平之注视马足下的云气,一团团云雾似乎在不断向前推涌,直如意欲破壁飞出。这是一套轻功的法门。林平之看着云气的线条,内息翻涌,依法修习起来。华山派轻功平平无奇,自己也需要一门上佳的轻功心法。
“侠客行”一诗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间石室图解。林平之游历各室,一一查看。
那第五句‘十步杀一人’,第十句‘脱剑膝前横’,第十七句‘救赵挥金锤’,每一句都是一套剑法。林平之略过不看。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与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轻身功夫。林平之认真研究。
第九句‘闲过信陵饮’,第十四句‘五岳倒为轻’,第十六句‘纵死侠骨香’,则各是一套拳掌之法。林平之参考一二。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诺’,第十八句‘意气素霓生’,第二十句‘烜赫大梁城’,则是吐纳呼吸的内功。这些也略过不看了。
林平之一直向前,只挑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直到进入第二十四室。墙壁上刻满密密麻麻的蝌蚪文。
林平之打眼一看,就明白这玩意是什么东西。托福于后世网络发达,越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越容易得到关注。后世的林平就是在抖音上见过有人讲解这种文字。
这蝌蚪文是古代金文的一种变体,盛行于西周,传说为周文王所创,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就消失了。
《春秋正义引王隐《晋书·束皙传说:“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看来,周朝时,周文王把蝌蚪文发扬光大了。
孔子曰:“吾犹乃史之阙文,今亡也夫。”,意思是说我研读过古籍上一种阙文,现在已没有人能使用了。孔子说的阙文,就是蝌蚪文。。
孔子当年都失传的文字,也不知道太玄经的作者从哪里学到,如此古老小众的文字,还特意拿出来坑人。
林平之拿出纸笔,把蝌蚪文照葫芦画瓢一一记录下来。虽然按照侠客行的说法,这些蝌蚪文字只研究线条就行了,不用在乎文字的意思。但根据后世那些大神杠精的意见,线条给的只是用法,真正提纲挈领的东西还是应该在文字里。否则龙木二位岛主练了四十年,练得是什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