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春节就是从元旦开始的,古人只用一本黄历,没有阴阳历之说。
这一天最热闹的要数秦淮河畔的文庙了,南京的贡院也在这里,高一鸣在皇宫用过早饭,也准备歇息一日。
“皇后和袁贵妃那里去问安了吗?”高一鸣问侍立在一边的韩赞周。
“回皇爷话,奴才已经按照您的嘱咐去了,皇后和贵妃娘娘还问了您今天的安排。”
“嗯,你给两位娘娘说,大过年的,她们可以去串串亲戚,如果嫌太招摇,也可以把亲戚接到宫里来,我不会介意的,偌大的皇宫,一年到头冷冷清清的也不是个事。”
“是!奴婢这就去。”
高一鸣由宫娥伺候着穿好衣服,便和二十来个早已等候在外面的便衣侍卫从后门出宫,他准备体验一下古人的春节,韩赞周也很快跟了上来。
“公子,今天您准备去哪里?还去文庙吗?”
“春节哪里最热闹吗?”
“是的,每年那里会有庙会,是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首选之地,不过紫金山也会有许多人。”
“我们先不去那里,先去城外走一趟,听户部说有一批南边采购的救灾物资会经过,我们去看看。”
“是!”
南京虽然临近长江,但是当年朱太祖定都南京时,为了安全,命令商运码头建在了城外,由于高一鸣命令采购的物资巨大,物资是通过海路、大运河、长江三路运输的。
来到城外码头,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岸边各种车辆往来不绝,江中大小船只穿梭不停。这些船只中,最醒目的莫过于朝廷的大船了。
高一鸣让韩赞周出示一下身份,很顺利就上了船,管事的官员也很快就跑了过来,大礼参拜高一鸣,高一鸣看着船舱中堆满的货物,问道:“这里面都有些什么?”
“回皇上,这一批物资里有土豆、玉米、番薯,还有一些鱼干、果干等。”
听闻有土豆、玉米、番薯,高一鸣心中一动,对呀,后世许多救命的粮食都是在明朝传入的啊。
“土豆、玉米、番薯北方有种植吗?”
“还没有,只在南方沿海几个省份有小面积种植,因为这些东西和传统的五谷不属于一类,所以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这三种作物在南方产量如何?”
“产量奇高,就这土豆,亩产有三十旦之多。”
“好!”高一鸣大喜:“韩赞周!”
“皇上!”
“你立即传令,就说我说的,命令户部在大江南北推广这三种作物,先从全国的官田开始,明春所有官田都只能种植这三种作物。”
“是!”
高一鸣逐条船都查看了一下,果干等物品质量还算可以,但是还是以土豆、玉米、番薯居多,看来这东西产量真心不错。
查验完之后高一鸣就准备离开,不成想,不经意间一个抬头,看到远处有一个村庄,于是他便升起了去看看的想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