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星不慌不忙的笑笑:“我要是老王爷,非得被你这个蠢蛋气活过来!你自己想想,现在天下是什么形势?有多少人暗搓搓的想挑拨安平郡王和帝君的关系?突厥、李炝,还有躲在江南的玄甲军!你不好好调查,拿到真凭实据,就贸然指责陛下,难道不怕中了敌人的奸计吗?”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霍振宇顿时有点语塞。不等他反应过来,董天星继续道:“本官奉旨来襄城,就是要和各军一起查案,揪出杀害安平郡王的凶手。你们岭南府兵不仅不配合,反而还跑来阻拦,究竟是何居心啊?莫非不想为老王爷讨回公道吗?”
霍振宇眉头紧锁:“你说的是真的?”
董天星傲然道:“查案的圣旨就在车里,等我入城宣旨,你自会明白!”
犹豫片刻,霍振宇向后退半步,做出了让路的架势:“钦差大人,请!”
董天星回到车里,吩咐队伍继续前进。岭南府兵和鄂州府兵则跟在他们的后面,一起进了襄城。
钦差要来的消息,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经由驿马信使传遍了整个荆襄。各支军队的指挥官,不管是忠于李炳的,还是各怀心思、打算观望的,都纷纷赶到这里等候董天星。
毕竟,大家还是圣唐军人,局势尚未完全明朗,规矩和礼数绝不能废。
除了像霍振宇那样的二杆子,其他军头都对董天星保持了起码的客气礼貌,或者说阳奉阴违。
对,就是阳奉阴违。
至少董天星是这么感觉的。
满屋子武将,最小的官职也是从四品的折冲都尉,比他这个正五品谏议大夫还要高上一级,更别提那些千牛中郎将、云骑中郎将、下都督、中都督和上都督。最夸张的是,那些人当中,居然还有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一个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另一个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尽管他们领得都是虚衔,没有任何实权,但品阶比兵部尚书汪镗都高,简直夸张。
这群舞刀弄枪的混蛋,即便搁到太平年月,也不把董天星放在眼里,更别提天下大乱的时局了。
阳奉阴违,奉得是钦差的身份,违得则是他董天星。
不过,老董的城府够深,脸皮也够厚,他心里有准主意,也就并不在乎那些将军们的作派。
眼见人到齐了,董天星叫手下取过圣旨,当众宣读起来。
这道诏书出自慕容雪的手笔,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太子李炳奉先帝遗命,现已继承大统、成为了新君;二是擢升有功将士,在场的将领们基本都被点了名,获得了嘉奖。
诏书诵毕,众军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参差不齐的领旨谢恩。有的人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声音洪亮;有的人犹犹豫豫,好像没什么底气;还有的人干脆直接面露不屑之色,敷衍一句便算了事。
董天星早就猜到会是这样,所以也不过多纠结,又继续拿出了第二道旨意:安平郡王的善后事宜。
善后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追授李成林亲王爵位、国礼厚葬;调查案情、找出幕后真凶;让大家协商推举统兵元帅的继任人选。
前两项好理解,也合情合理,可是最后一项,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按理说,谁接替统兵元帅之位,应该是帝君决定,三省负责拟旨、批核、任命。圣唐八百多年国祚,从未听说要带兵的将领们商量着办。
这怎么商量?打一架?谁厉害谁当?
面对众人的疑惑,董天星嘿嘿一笑:“诸位,是有什么难处吗?”
荆襄行军大总管、剑南将军马洪杰拱手道:“钦差大人,自古以来,统兵元帅都是由朝廷指定的,协商推举……怎么个推举法?还请大人示下。”
董天星好整以暇的应道:“协商嘛,就是大家伙坐在一起好好商量。推举嘛,就是商量出一个结果,然后上报帝君。”
马洪杰感觉又好气又好笑:“大人,我不是问你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而是问究竟该怎么做。”
他话音刚落,便有几名将领跟着吵吵嚷嚷,说这个方法太扯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