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修三个寨子在山上,接纳溃兵。”
王在晋赶紧回答。
孙承宗有些无语了。
还没溃兵呢,王在晋就准备修专门接纳溃兵的寨子,这不是鼓励士兵逃走。
士兵都跑了,新城岂不被建虏轻而易举的得到,那修这个新城不是浪费钱。
“算了,此事到此为止吧。”
孙承宗看了众人一眼,问道:“哪位是袁崇焕?”
一个个子不高、皮肤略黑的中年人出列,拱手道:“下官便是袁崇焕。”
“你主张屯兵宁远,有什么理由嘛?”
“理由有三,第一,宁远距离锦州和广宁较远,可以避开敌人的锋芒,有时间造出一座新城。
第二,修成后窥视锦州,并且及时救援十三山义军等百姓自发组织的反抗建虏的势力。
第三,宁远作为辽西门户,地位虽不及锦州,却可以初步起到遏制的作用。”
这些话,袁崇焕想了很久,一股脑儿都说出来。
孙承宗听罢,频频点头。
随后,他又让王在晋带路,巡视了一片石等地。
在巡视的过程中,孙承宗又听取了阎鸣泰的意见。
此时,他内心深处已经有了决定。
但他这个决定却要了十三山义军的命。
因为孙承宗决定把王在晋的方案和袁崇焕、阎鸣泰的意见来个和稀泥。
首先,他上奏朝廷,停止王在晋修建新城的行为,把省出来的经费用于招抚辽人百姓。
其次,不直接收复宁远,因为代善的两红旗就在广宁,孙承宗认为这还是太危险。
怎么做呢?
孙承宗上奏朝廷,让阎鸣泰、袁崇焕做搭档,把招抚来的辽人百姓安置在中前、前屯区域,让这一带成功稳定下来。
然后稳扎稳打,缓慢地往宁远方向恢复。
至于十三山义军的死活,孙承宗决定暂时不管了。
事实上,他也管不了。
因为他只是决定,还没得到朝廷批准。
这却引起了袁崇焕的反对。
孙承宗离开前,袁崇焕主动找到他:“十三山义军无论真与假都要策应,这些与建虏奋战数月的好汉们,正是最好的兵源。”
“我虽是朝廷的兵部尚书,此时却无权调动兵马,需要回去奏明皇帝,由皇帝定夺。”
孙承宗说道:“再者,建虏近在咫尺,想救也无力救援。”
袁崇焕急了:“即便是不救,也该趁着建虏分身乏术,进驻到宁远,修建城池啊,干嘛待在中前、前屯区域。”
“建虏势大,我们应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才是。”
对于袁崇焕,孙承宗很有耐心:“你没看见金州镇就把新城建在新屯,那距离盖州多远啊。”
“情况不同罢了。”
袁崇焕不认可这种比较:“金州镇再往北都是开阔区域,杨承应修城意义不大。
同理,我们应该修在关键位置,而不是浪费钱财在这种随时被攻破的地方。”
“你的话有几分道理,但你赶紧执行我制定的策略吧。”
孙承宗示意他退下。
袁崇焕无奈地选择离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