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又决定去往会稽郡的海盐县进行巡视,海盐县,海盐县,顾名思义,就是以盐而闻名。
海盐县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始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
盐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对于现在这一时代来说更是一种战略物资,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朝廷采用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笼罗天下盐铁之利归官,在各地设置国家的盐铁机构,任命从前以经营盐铁致富的人为吏。
此举将原由豪富占有的产盐滩灶收归国家,由官府直接组织盐业的生产、转输与销售,并不借手商贩,官自煮盐,官自卖盐,产运销三项完全官营,后世的盐史学者称之为“全部专卖制”。
光武帝建立新潮后,为巩固重新建立的汉家政权,实行了减轻赋税政策,将西汉以来推行的食盐专卖法废除,不但罢免私煮之禁,还放开民众制盐,允许自由贩运,对于产盐较多的郡县设置盐官,征收盐税,因其产制运销皆任民营,官征其税,后世的盐史学者称之为“就场征税制”。
月初,孙策领兵至海盐县巡查,这一次孙策轻车简从,由孙河和徐琨统领五百士卒进行护卫,随行的还有会稽太守顾雍。
海盐县并不是大县,人口不多,约莫三万余,户数不足万户,此时的海盐县长,正带领手下的一众佐官属吏等待着孙策的到来。
此人姓陆名飞,字子鹏,乃是吴郡人,他长得其貌不扬,皮肤也有些黑,身材更是有些矮小,不过倒是十分精壮。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多官员都喜欢推举容貌出色之人,像陆飞这般长得不出色,还又黑又矮的,大多能爬到担任一县县长就到顶了,更别提继续往上升迁了。
毕竟无论是哪个时代,人们都是极为注重仪表的,就连罗贯中在演义里也写过,就连庞统和张松等才华出众的,都会因为貌丑而失去很多机会,更别提其他人了。
不过,想要广纳贤才的孙策,当然不会那么在意外貌,更不会单以外表论才学,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能做出成绩来的,就是自己成就大业路上的好榜首,这种人不论美丑,孙策都是来者不拒。
显然,怀着这种想法的孙策前来视察海盐县,对于海盐县长陆飞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当然,孙策可不会专门去照顾一个小小的海盐县长的自尊,毕竟他作为实打实的一方诸侯,需要要考虑的事情多得很。
比如说现在,孙策思索最多的便是有关麾下盐业的变革,乱世期间,光武帝当初推行的盐政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作为一方军阀,他必须将盐的生产掌握在手中,这种战略资源怎么可能放心让私人掌控呢?
......
海盐县城不过是夯土城墙,只有城门处包上了青砖,不过这是一座小县城,战略位置也不重要,所以城墙如此也算正常。
看到缓缓而来的队伍,陆飞带人快步迎了过去,带头对着孙策拱手行礼道:“属下拜见将军!”
孙策下了马,看着他问道:“你便是海盐县长陆飞?”
陆飞点了点头,孙策看着他略丑的外表,沉吟了一会儿后,说道:“时间还早,就先不入城了,陆县长直接去我们去盐滩看看吧!”
陆飞一愣,随即面上露出了一闪而逝的喜色,他很清楚,这是表现的机会来了,他将手下的官吏留下,骑着一头驽马,为孙策等人带起了路。
路上,他朝着孙策拱手道:“将军,海盐县盐滩广布,基本上有海滩处皆可煮盐。”
不出所料,如今生产盐的方法还是最原始的煎煮法,所谓的煎煮法,即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产出的盐质量也比较差。
煎煮法的一个重大缺陷,就在于需要足够的燃料,海水是取之不尽且容易得到的,但要得到足够的燃料,就得有人去砍伐薪柴才行。
海盐县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是以煮盐为生,因为煮盐需要灶台,所以每一户又被称作灶户。
这些灶户家中都偏爱生养男娃,因为比起女娃,男娃长大后大多能成为砍柴好手,只要薪柴足够,每日煮出的盐也要比别人家多些。,如此便可让其家中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至于那些家中壮丁少,甚至没有壮丁的,日子自然就过得比较苦了。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孙策看见了不少浓烟,还有浓烟中的百姓,他带着众人走到近处,灶户看到陆飞后纷纷向其打起了招呼:“陆县长又来了!”
通过这些人的表现来看,陆飞这县长显然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
接着,孙策又认真观察了一番灶台,灶台为方形,是以砖砌泥糊而成,其上安放了一口方形铁质平底盐锅,旁边还堆满了木柴,和几个已经制好的盐包。
盐包是被放在一个大木筐中,孙策打开一个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种暗黄色充满了杂质的东西也能叫盐?
之所以旁边没人来阻挡孙策,是因为他们都猜测孙策是个比陆飞还要大的官,毕竟他看起来还十分的年轻,却能让陆县长能在身后点头哈腰,其地位定然是远超陆飞的。
“这些便是已经煮好的盐?”孙策指着盐包中问道。
陆飞答道:“是的,寻常百姓吃的大多是这种盐,不过主公府中的应该是益州来的井盐!”
孙策思索了片刻,又问道:“这种煮盐产量如何?”
陆飞无需思索,脱口而出道:“若是烧的薪柴足够,每日每锅可出盐十斤。”
闻言,孙策当即决定将晒盐法教给那些灶户,以此扩大产盐量,毕竟产盐量越大,就意味着他能获得的盐税越多。
回到海盐县城后,孙策便与陆飞和顾雍商议了晒盐法,两人听后啧啧称奇。
翌日,海滩边就出现了盐田,这是孙策在进行试验,盐田共分为两部分,一边是蒸发池,另一边则是结晶池。
具体的步骤是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后,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也就是常见的粗盐。
果不其然,才过了三天,盐田里就晒出了白花花的粗盐,看到这一幕,整个海滩上的灶户都沸腾了。
有了晒盐法,他们再也不用每日起早贪黑地准备柴火了,而且往日他们辛辛苦苦劳作,得到的盐量却不及晒盐法的十分之一。
这一日,海盐县所有灶户都欢欣雀跃,并记住了这个改变他们生命之人,从今往后,这些灶户永远愿意拥护征南将军孙策。
原本孙策还打算将食盐的提纯法交给灶户的,不过他在权衡利弊后,还是放弃了。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保持目前的产盐量,提纯后的精盐便可获得极大的收益,但是如果普及提纯之法,私盐的价格必然会下降,那可不是孙策想看到的。
没办法,眼下他的目标只能是争霸天下,能顺便让一县百姓过得好些已经可以了,提高生活水平之事,还是放到统一之后吧。
......
回到县城后,孙策孙策又在陆飞面前演示了一遍将粗盐提纯为精盐的方法,方法其实很简单,再加上过滤和蒸馏两个步骤便可。
孙策首先将粗盐倒进一罐清水中,直到清水再也无法溶解粗盐,达到饱和程度后,他将罐口包上白色粗麻布,再将罐中的盐水倒入另一个铁锅中,然后解开白色的粗麻布,各种颜色的杂质就被过滤了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