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只能增兵了。”一旁的田单喃喃地说道。
“洛城,不能再不设防了。”赵括也当即说道:“当然,明知秦军可能会对颍川下手,颍川前线也没必要继续在边境线上继续与秦军纠缠了。”
“这样。”赵括随即对李牧下达命令道:“立即传书廉颇将军,命其以主力部队缓缓退至新郑城,依据新郑城展开防御看,边境线上,最多留下数千人继续麻痹秦军即可。”
“即便被发现了也无甚关系,这几千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秦军的具体兵力和动向。”赵括随即又补充道。
“是。”李牧立即答应道。
“上党郡和邯郸郡两郡的兵力,作为第一梯队,要迅速完成集结,向颍川郡进行增援。”赵括随即继续吩咐道。
“是。”李牧也继续答应道:“只是,上党郡内如今兵力不过八万,邯郸郡内也只有不到五万大军,只有两万其中空仓领方向上也需要兵力驻守,为防万一,至少要安排下三万大军。如此,南下之军,至多只有十万之数。”
“这样,调整一下。”赵括点点头,道:“上党还有三万屯田兵,留下两万屯田兵、汇合两万战兵坚守空仓领一线。邯郸五万大军暂时不动,上党其余七万大军,汇合中山郡之两万战兵与一万屯田兵,加之代郡两万屯田兵,共计十二万大军南下。
四万战兵驻守洛城、四万屯田兵与四万战兵前出新郑,协助廉颇将军守城。以十八万大军,又有新郑城在,挡住秦军第一波的攻势当不成问题。
以上兵力,务必在秦军发起进攻前抵达战场,并完成战役展开。”
“是。”李牧点头同意道。
“中山、河间及东郡、淮泗郡的九万战兵,全都抽调出来,作为第二集团,向颍川方向集结。”赵括继续在地图上言说道。
“我王容禀。”李牧首次没有同意赵括的建议道:“东郡、淮泗毗邻魏、齐两国,在不能确定这两国不参战的情况下,贸然全部调离部队,恐生不妙。”
赵括闻言,显然也有些犹豫,只是,面对秦军的拼死一搏,若是这数万大军抽不出来,自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对抗啊。
“一月之期。”赵括随即回头看向了平原君,问道:“一月,能征兵多少。”
一月的时间,大致便是大战步入第二阶段——对攻相持阶段的时间。赵括必须在这之前,征集到足够的兵马,从而将前线的兵力推到与秦军相持的水平。
一旦晚了,那就成了添油战术了,极有可能被秦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五万!”闻言的平原君果断伸出了五根手指。
“不够!”赵括几乎不假思索地便答道。
稍作犹豫,平原君还是狠下心说道:“若是不惜一切代价,微臣至多能凑到七万人。”
显然,这已经是平原君心中的极限了。
“八万,至少八万之数。”赵括皱着眉说道:“四十天内,凑足八万人,到邯郸城。”
这着实是有些难为平原君了,虽然赵括宽限了十天的时间,可问题是,一个月内,该征集到的也基本征集完了,多出的十天,要多征一万人,那真实千难万难。
更别说,赵括还要求将这八万人带到邯郸城来了。
但平原君也知道,此时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八万人或许就是这次决战的胜负手,可问题是,答应容易,要是到时候做不到,就真的是毁了。
正待平原君不知如何答复之时,一旁的吕不韦却是开了口,道:“我王,可否征集胡人?”
“自然可以。”赵括想也不想地便答应道。
“可能给胡人许下承诺?譬如入我赵籍?”吕不
韦当即继续问道。
“可!”赵括依旧想也不想的便答应道。
“三十日,八万人。”闻言的吕不韦也当即抱拳答道:“微臣有把握!”
“好。”赵括也不废话,当即拍板道:“征兵之事全权交由吕卿,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十日,八万人,征到了,此战,汝便是首功,征不到......”
“征集不足,微臣提头来见。”吕不韦也当即立下了军令状道。
“好!”赵括狠狠地拍着吕不韦的肩膀。
“事不宜迟,微臣请辞立即着手征兵事宜。”吕不韦闻言却是抱拳躬身道。
“可,所征兵员,悉数发来邯郸!”赵括当即命令道。
“是。”吕不韦也立即领命道。
随即,向着赵括微微一躬身,吕不韦便转身离开了议政殿内。
对于八万这个数字,吕不韦还是有信心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