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8日,星期日。
今天是除夕前的一天,林志超带着唐彩芸在中环逛街,后面还跟着两个电灯泡——唐彩英、林馨儿。
好在这两个电灯泡比较懂事,几乎不会打扰林志超和唐彩芸约会。
此时香港的街上,哪怕是中环,依旧可以看见不少难民。而大家也习以为常,并不会进行驱赶。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时的香港社会,小贩可以随意在街上售卖,商铺的主人也不会恶意驱赶门口难民,整个香港比较包容。
有钱人也并不会因为商店门口有难民,而望而止步,都是习以为常的走进采购。
在皇后大道的自发市场,可谓人山人海,有卖鱼干的小姑娘,有卖报纸的阿婆(可能是女人,只是面相偏老),也有不少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进行采购,亦有背着枪巡逻的英军士兵,市民都习以为常。
就是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穷人,都是为了生存的穷人。
“那些难民好可怜!天气这么冷,他们晚上也只能睡在屋檐下。”唐彩芸善良心泛滥,对林志超说道。
林志超笑了一下,说道:“无需担心,他们能吃饱饭,又不需要担心战争。困难是短暂的,很快先到香港的,就会住上木屋。”
香港人口暴增,确实缺大量的房屋。
湾仔一幢古老的3层木结构唐楼,就居住了90人之多,其中多名居民睡的是6层“碌架床”。这个都算是情况好的了,大批被迫迁的香港居民(房东加租赶人,好索取天价顶手费)、和新难民被迫在唐楼天台上、在大街旁、在城区周围搭建起大量的棚屋、木屋,甚至“纸皮屋”,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的木屋区。
这些木屋建造时一间紧接一间,从街头搭建到街尾,形成蔚为奇观的“天台木屋街”。由于搭建木屋在当时亦需要好几十元购买木材及铁皮,一些贫民索性到街头收集纸皮盒,搭建“纸皮屋”。这些纸皮屋多用几根条木做屋架,以“沥青纸”盖屋顶,四周钉上纸皮,形成木屋区的另一朵奇葩——纸皮屋。
由于人员复杂和此时的历史背景,这些木屋区、天台木屋区、纸皮屋往往成为恶势力犯罪、藏污纳垢的地区,社会问题丛生。
所以说,社会黑暗往往是在贫民区,上层人士眼不见心不烦。
本来在这一时期,香港地产物业发展商都是小本经营,他们通常盖建2幢至4幢屋出售,而行内则通称这种方式为“炒四热荤”。
在这帮人中有不成文的规定,盖建的屋子不能超过5层,否则便要港督会同行政局批准。
而林志超提前开发出‘分层销售’、‘分期销售’,对住宅地产市场,起到了很大的贡献;当然,并不是说一举改变香港住房不足的局面,而是相对缓解了一些。
毕竟,就算再过十年,估计香港拥有私房的比例,也不会超过35%。
要想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首先就必须香港的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因而产生大量的购买力。否则,就算资本进入地产,房子不好卖也是白搭。
唐彩芸建议道:“志超哥,我们要不要采购一些东西,去发给这些难民?”
林志超马上摇摇头,说道:“不太安全!到时候东西发完了,有人没有领到,反而平白得罪人。彩芸,不是我吝啬那点钱,而是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你要知道,我的工厂有100多号工人,我更愿意将物资发给他们,惠及他们的家人。正好,下午长江实业要给工人发油米,我带你一起去体验一下。”
唐彩芸一听,丝毫没有矫情,便开心的说道:“嗯呢,我觉得志超哥说得很有道理。你现在养活着那么多工人,而这些工人背后又有很多家人,给他们发物资,真的比给街头难免发东西,有意义多了。”
林志超意外的看着唐彩芸,没想到这個女人一点也不矫情。
唐彩芸吐吐舌头,可爱的说道:“志超哥,你不会以为我很矫情吧?”她聪明的发觉,林志超的眼神传递的信息。
事实上,她只是想和林志超做一些事情,而就算林志超没有理由的拒绝,她也不会真的生气。如今,她发现林志超对工人很好,就更明白‘慈善’真正的意义了。
而林志超当然不是觉得慈善有多余的,而是他目前实力有限,只能先把自己的工人照顾好。若是以后有更大的实力,他自然也愿意掏出更多的资金,更广的做慈善。
.......
下午,林志超带着唐彩芸来到长江实业的工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