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催木匠与朱由校师徒俩同时切换回身体后,便开始准备继续传法以防不测,也好迎接三女。
“师父,既然您把‘九字真言咒術’说的神乎其神,那就请您尽快传给徒儿呗,毕竟徒儿现在道行低微,法力浅薄,尤其是徒儿的爱妃们都喜欢胡闹,若是在夜间出门时碰到那些‘名门正派’弟子,岂不是危险?”
“哈哈,小子,没想到你还是个有情有意的‘情种’,倒也不枉费你的那些后妃们与你合体双修一场了!”
“多谢师父夸奖,咱现在就开始呗。”话音一落,朱由校便盘膝打坐,顺便将双掌伸过来,与师父合掌。与此同时,催木匠也运转《九字真言咒術、“贯通”与“通玄”,并将真元、法力用精神力包裹给对方。
其实,“九字真言”乃道家秘术,典出《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
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葛洪或许想不到自己的著述在后世被倭人偷学,甚至弄成错版的“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中华道藏:“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由此可见,此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乃“正统道藏”所记录也。
《抱朴子是东晋“神医”兼“修真者”葛洪所著,但流传后世过程中散失严重,而后世保存的《抱朴子大概只有原作的十之四五。而成书于明朝的《正统道藏则是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西元1403年),曾命令“龙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代表天下“玄门道教”弟子重编的《道藏。
到明成祖永乐八年(西元1410年),“天师”张宇初去世,又命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
此书不仅囊括了许多“玄门道教”修真要义,而且还记载了各种法术、符咒、印诀等,比如“入山咒法”。
所谓“入山法咒”,就是一种像“井田模式”纵横交错的“折纸符法”。根据后世“草庐真人”的“邵氏符咒化解学”来理解,这“井田式”折符纸的方法是姜子牙所创的独特秘法,因他辅佐武王伐纣成功后看重“井田制”。
其作用是,若将一把“折纸符”放于伤口处,则立即可以止血止疼痛;若贴于漏水处,则可止漏;若放于害鸟、害兽出入道孔,则可驱赶鸟兽于绝迹;若放于枕头下,则可退恶梦,无惧于病痛;若放于船舱,则在海上可无动于衷,毫无覆船之虞。此外,这“九字真言”还有多种妙用,可以组成“法咒”、“秘术”等等。
此符咒的写法是,先将符纸裁成正方形,再把这九个字按以下排序:“临兵斗皆阵列,前行者者临前,列阵皆斗兵行。”注意,根据“七字罡符”提醒,画符时的左边为“井田式折纸符”的排序,所有字体都必须为“繁体字”而非“简化字”,即“斗”须写成“鬥”。再根据不同效果,“阵”、“列”二字也可写作“陈”与“烈”或“裂”。
这“九字真言”还包含了“九字剑印诀”,于空中念咒:“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并且骈起右手中指与食指,在虚空中画四纵五横后,左手放于腰部成象征刀鞅状,且右手成剑状,驾驭剑气如宝剑出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