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就看中了徐庶这么一个身怀大才的游侠。
而后来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天下人都耻笑诸葛亮眼高于顶、不自量力,只有崔钧和徐庶两人,认为诸葛亮确实有管仲乐毅的才能。
当然了,如今的诸葛亮年仅八岁,还没机会与这两位后来的密友结识。
徐庶看着崔钧,他知道,崔钧这是在考验自己呢。
崔钧乃当世大才,徐庶只不过是一介没怎么读过书的游侠,今年上半年杀人犯事,还是崔钧托人把他捞出来的。
徐庶自认为才能不如崔钧。
因此徐庶知道崔钧知道怎么做,崔钧也知道徐庶知道自己知道怎么做。
崔钧这么问,自然就是在考验徐庶的才能了。
徐庶想了想,回答崔钧:“匈奴祸乱并州,兄长的西河郡,更是饱受祸害,百姓流离失所,耕地日趋荒芜。
朝廷委派兄长来西河郡,也是想进则遏制匈奴,退则保住西河郡不彻底沦陷。
以愚弟之见,我们应当助那黑山校尉杨应一臂之力!”
崔钧看了一眼徐庶,轻轻点了点头。
他果然没看错徐庶,徐庶虽然读书不多,但是眼光过人,要是能饱学几年,必成大器。
“可是那杨应先为黑山贼、后为白波贼,寇乱并州,他父亲杨奉在贼兵中也颇有声势,若支援他,只怕是驱一虎而引群狼啊。”崔钧感叹一声,又看向徐庶。
徐庶想了想说道:“兄长莫怪元直说话直白,兄长居庙堂太久了,黄巾、黑山、白波之众,原本皆是良善百姓,是朝廷无道,他们才不得不啸聚山林。
他们并非天生都是贼寇,也并非生来酷爱谋反,他们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为止。
杨应出征前,我刚好路过安邑,寻访了安邑的百姓士人。
他们说杨应进城后,劝阻杨奉约束部队,对百姓秋毫无法,更是缉拿盗贼,安定人心。
我观杨应,乃是胸怀雄才伟略的仁德之人,若朝廷有道,国家昌隆,此人必可为经世之能臣。
若朝廷无道,国家破败,就算黑山军不复存在,山野中的群狼也会越来越多的。
况且如今朝廷被董卓把持,而杨应又强调他是投降朝廷,而不是投降董卓,可见此人眼光卓绝,绝不是短视之辈。
若杨应能击败匈奴,必定能获得天下名望,届时天下人匡扶汉室共讨董卓,他一定能成为讨伐董卓的一把利刃!”
徐庶是个游侠,相较于名士们,他更能体会民间疾苦,也非常讲究江湖义气。
他觉得于情于理,朝廷都应该帮助杨应,毕竟杨应是在为国讨贼。
要是因为他的身份就想坐山观虎斗,看他和匈奴打个两败俱伤的话。
表面上看似对朝廷有利,实际上则是让天下想为国尽忠的人寒心。
这是亡国之兆啊!
况且现在朝廷是董卓把持的。
杨应和白波贼这些群狼的存在,未必对朝廷就是一件坏事。
徐庶一番话说完,崔钧抚掌而笑:“元直,我果然没看错你,可惜你家世太浅,颍川又是天下大郡,名士众多,你留在颍川,只怕不会有大作为,不如留在西河郡,做我一个幕僚如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