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元璋的辟阿奉文,众人只感觉浑身冷汗淋淋。
这是在指着鼻子骂自己啊。
皇上在此文中感叹朝中无人,那站在这里的众人又算是什么呢?
看样子朱元璋是对众臣尸位素食的表现彻底不满,也想和唐太宗一样,需要一个向魏征那样的人物。
文中更是不留情面的直接指出,当朝的文人不如唐朝的妇人。
唐朝的宫女都敢在皇帝面前说实话,而当今的文人只会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没有一点文人的风骨。
今日的儒家甚至不如唐朝的女人。
可是众文臣也是有苦说不出啊,魏征之所以名留青史,敢直言劝谏,那是因为他遇到的是唐太宗啊。
如果面对的是朱元璋,你看看魏征还有没有命直言相谏,更别说名留青史了。
谁不想做个正臣,可是也要看自己面对的是谁。
如果连命都保不住,那虚名又有何用?
茹太素的前车之鉴,众人可都看在眼里。
只是因为奏章上的字太多,就挨了一顿板子,差点没了老命。
众人从那以后,写奏疏全都是简洁明了,深怕皇帝看不懂。
如今哪里还敢有人没事找事,直言劝谏呢?
可是这些话,却不能对朱元璋说。
毕竟皇上是天子,不会有错的,犯错的只能是他们这些臣子。
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
众官全部跪在地上,俯首叩头道;
“臣等有罪,请圣上责罚!”
虽然朱元璋不满这些文人,可是大明朝廷却离不开他们。
法不责众!
朱元璋冷哼一声。
众人把头埋的更深了,不知道这高高举起的大刀究竟会落在谁的身上。
一个个内心忐忑,惶恐不安。
“都起来吧!”
闻听此言,众人长舒了一口气,看样子,今日之事就算过去了。
以后还得更加小心行事才行。
皇帝的不满,众人可都是看在心里。
今日没法发作,只是因为人太多,皇上不知道究竟如何处罚好。
如果他日自己一不小心触犯了龙颜,恐怕朱元璋还会拿此事说事。
群臣起身,一个个噤若寒蝉,偌大的一个奉天殿,此事针落可闻。
“咱今日所说,就相当于给天下文人提个醒,别一天只顾着之乎者也,莫要忘记了那文人的风骨。如果日后还是如此,咱定不相饶。”
目带杀气的朱元璋,冷冷的道。
众文官只感觉浑身冷飕飕的,每个人的头顶上都仿佛有一把大刀,悬而未落。
“臣等遵旨,必将痛改前非。”
众人再拜。
“哼!”
又是一声冷哼传来。
朱元璋知道已经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再多说无益,于是吩咐道;
“尔等回去好好看看咱的辟阿奉文,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吧。”
说完,有司礼太监,上前喊道;
“退朝!”
朱元璋率先走了出去,朱标紧随其后。
众文官此时都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暗呼侥幸。
只见胡惟庸开口道;
“诸位今日可都听见了?莫在做那一味奉承之事了。恐怕圣上已经厌倦了。”
“诸位大人当拿出文人的风骨来,多做劝谏。
这样,圣上才会对我等文臣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