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八月二十。
云南,昆明城。
云贵总督富察.明瑞果如莫子布预料的那样,准备在天气转冷的时候南下进攻贡榜王朝。
明瑞为此次进攻,一共准备了两万五千大军,分南北两路。
南路军为主力,共一万七千人,由明瑞亲自统帅。
北路军为偏师,共八千人,由参赞大臣、副都统额尔景额率领。
明瑞在给乾隆的奏疏中说:“缅甸,土人呼为老缅,又称莽子,盖指前酋之姓。
木匪乃今酋,原为木梳长,至木邦等土司,种类繁多。”
如果莫子布在这的话,就能知道明瑞为什么会战败了。
因为他四初到的昆明,现在已经是八月底了,足足四个多月,明瑞都未能弄清他到底是在跟谁作战。
他仍然把贡榜王朝,当成了一个跟木邦土司差不多的大号缅北土酋。
所谓木梳长,应该是明瑞以讹传讹听到的,来源可能是贡榜王朝开国之主雍籍牙的身份。
雍籍牙的祖先,一直是缅甸瑞冒的头人,瑞冒下面有個木梳村是雍籍牙祖籍所在,雍籍牙也是在木梳村发家,并一统大半个缅甸的。
于是明瑞就以为现在的贡榜王朝不过是跟木邦土司一样的木梳村的土酋,所以他才说今酋乃是木匪。
这玩意就像什么呢?就像是奴儿哈赤已经建立了后金,随后传到皇太极手上,都在沈阳建都了。
明朝还以为后金还是个窝在建州卫,身边只有几十甲兵的小股势力。
这种料敌手段,不输那才叫怪事。
明瑞甚至在奏疏中讥笑前任云贵总督杨应琚,说他荒唐荒诞之处,不可胜数。
这真是乌鸦偏笑猪黑,两人都是一路货色,唯一的不同,就是明瑞总算是个武将,不像杨应琚不过是个文官。
而基于他收集到的情报,明瑞判断这个木匪的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上下,其中精锐者不过七八千,于是他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
那就是先命额尔景额率北路偏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打造天量的竹排,做出要顺江而下的姿态,吸引缅军主力去堵截。
他自己则率领一万七千精兵倍道而行,直接冲到缅人的都城阿瓦,速战速决,一举擒王!
奏章传递到北京,乾隆素来认为明瑞是天下有名的战将,虽然不是韩白卫霍这个档次的,估计离王翦、李靖、李勣这个档次也有点差距,但应该与前明的张玉、朱能并驾齐驱。
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
于是他看了明瑞的分析,想到缅人只有两万左右战兵,明瑞用两万五千精锐声东击西,好似雄狮搏兔,定能犁庭扫穴。
特别是明瑞的速战速决和直捣龙城的策略,非常合乾隆的胃口。
章总认为大国打小国就该是这副样子,这样才能彰显满清东方天朝的威风。
因此很快就批准了明瑞的作战方案。
九月二十日,明瑞收到了乾隆同意作战方案的诏书,于四日后的九月二十四在云南永昌(保山)誓师。
清军兵分两路,携带足够两月食用的干粮,征用马、牛、骡八万余头,开拔出征。
但甫一出发,就遇到了情况,一向入冬并无大雨的滇西南,突然普降暴雨,大雨两下三日不绝,四处引起山洪暴发,冲毁道路。
明瑞全军陷入了与大自然的斗争之中,人马牛骡俱身陷泥泞,士兵携带的可供两天食用的糗粮(干粮)几乎全部被打湿很难食用。
后勤部队又因为山路泥泞,战马无法负重和拉车,只能用犍牛来驮运粮食。
而本来在军队中牛就不多,粮草的转运速度可想而知。
且不但粮草运不上来,搭建营房的材料也无法运到,于是士兵们只能在大树下躲避雨水,啃食被雨水打湿的干米饭。
全军又冷又饿,保山到畹町二百公里的路程,大军足足走了四十天上下,至十月二十八才赶到。
见到这种情况,明瑞也不敢立刻出关进攻,只能在宛顶(畹町)休养。
十一月初二,见大雨停住十余日,军中士兵得到汤药热饭滋养恢复了士气和战斗力,明瑞遂命大军开拔,直扑被缅甸占据的木邦城。
此时的缅北经过两次拉锯战,早已民生凋敝,缅军也不敢与清军交战,于是烧毁辎重,不予交战,仓皇而退。
十一月初十,明瑞到达木邦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座关键重镇。
由于他行军速度极快,宛顶到木邦三百多公里,八天就全军赶到,缅军甚至都来不及烧毁辎重,全部被明瑞缴获。
明瑞此时也意识到了,缅军可能是想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于是趁着木邦城有这么多辎重,他留参赞大臣珠鲁讷率兵五千留守木邦。
杨重英、陈元震等文官辅佐珠鲁讷粮饷司印等,他自己则率一万两千兵继续南下。
不过明瑞完全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出征以前,清军的行动,就被贡榜王朝侦查得到了。
原因很简单,经过前两次的拉胯出丑,清军很容易地让滇西南和缅北的土司们产生了一种印象,那就是清军肯定是打不过贡榜王朝的。
于是,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暗中投靠了贡榜王朝,跟红顶白嘛,是这些人的老传统了,到后世也没多少改变。
而贡榜王朝侦查得知清军的声东击西和虚实两路之后,很快做出了针对安排。
明瑞这次突击,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在于后勤。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