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吉见此,哪还不知道山东总兵和巡抚两人,早就沆瀣一气了。
在这种危急时刻,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打开了圣旨,细数着刘泽清的罪状。
罪状无外乎就是不听号令,贪污受贿,冒领军饷,杀良冒功……
虽然这些罪责都没有查过,但却都是实事。
王公壁听着,脸色极为难看,因为他也有参与。
在大明,原本没有以文御武的祖制。
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朱棣都是以武起家,前者分封了一大批塞王,后者虽对藩王的权利竭力限制,但也提拔了一大批勋贵。
两人都极为重视军事,让文官管理的兵部拥有军政权,对武官定期考核。
而武官勋贵的五军都督府则拥有着军队的指挥权、管理权。
这一时期,文武两方的权力基本平衡。
但在土木堡之后,以张辅为首的勋贵阶层几乎全灭。
文官却在于谦带领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后,由此开始了文官,彻底掌控了朝局。
在崇祯十三年以前,整个大明都是以文官为主。
纵然是各省总兵已经是正二品的职位了,却也没什么地位,更没什么话语权。
可在孙传庭战败之后,闯贼李自成彻底坐大了,大明声威日衰,地方总兵就不那么听令了。
从去年开始,河南失陷。
辽东、山东、湖广的巡抚总督几乎就成了总兵的幕僚。
出兵与否,全看总兵的意思,巡抚和总督下令也没有用,只能好言相劝。
王永吉以前在辽东,就是这种情况,完全指挥不动吴三桂。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的袁继咸,也只能用言语相激,才让左良玉出兵收复了武昌。
王公壁在山东也同样如此,已经成为了刘泽清的幕僚。
“王公壁,你愣住干什么?还不接旨?”王永吉洋洋洒洒念了一大通,终于念完了。
此刻,王公壁却在犹豫着,是否直接要转投李自成。
王永吉麾下这点人,根本就不够看。
只要他一声号令,周围的亲兵一拥而上,定然能将这些人剁得连骨头都不剩。
可若是真的将身为总督的王永吉杀了,那就只要一条路走到黑,完全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可若是接了这道圣旨,一旦王永吉掌控局面之后,皇帝会来个秋后算账,他就将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这句话,在王公壁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他左想右想,时间都过了半刻钟,都还没有作出决定。
王永吉等得不耐烦了,直接将手中的圣旨扔了过去,说道:“本相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想要的都在圣旨里。”
“我想要的?”
王公壁疑惑着打开圣旨,只见里面一片空白,只在末尾处有皇帝的私章,以及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的签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