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爱丽丝短暂而深入的理论熏陶,田展对分子料理产生了独特且深入的理解,他认为这是将一切食物引领至一个全新的境界,即“非食物”的状态。
现代科技的力量让分子料理的厨师不必深谙烹饪的刀工火候,直接用仪器超过手上的勤学苦练。
但思来想去,田展觉得食材豆腐非常分子料理的想法。
按理论上,深入的探索分子料理原理,你会发现它致力于探究食物在烹调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包括温度的升降以及烹制时间的长短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研究,给予了分子料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豆子炒熟可以做成蘸料豆粉,也可以磨成豆浆。
简而言之,能够娴熟掌握分子料理知识之后,进一步对其食材进行解构、重组以及巧妙运用,我们便可以创造出颠覆传统厨艺与食物外观的奇妙效果。
运用先进的分子技术,我们甚至可以将土豆呈现为泡沫状,或是让荔枝化为鱼子酱状,同时保持了原本的口感和味道。
再举例来说,当我们将黄豆加水进行研磨,得到豆浆后再过滤煮沸,最后加入适量的石膏,便可成功制作出甜美可口的豆腐。
这种看似普通的食品工艺,实际上完美地诠释了分子料理的定义。
许多中华传统名菜其实也已经涉及到了分子料理的精髓,如闻名遐迩的“吃鸡不见鸡”的芙蓉鸡片。
通过断断续续的思考,爱丽丝出声打断了:“田展,我们来的路上,你不是说让我看看中华料理的分子食谱!真的有吗?我怎么没听过?”
田展开口说:“没什么,这道菜比较废厨师,这道菜在古代算是比较金贵,味道其实和大众菜差不多,一般人也不会特意去吃它。”
“要不是你问我,中华料理有没有分子菜,我还想不到呢。”
看着爱丽丝一脸的想吃的表情,田展换上衣服,开始洗手,备菜。
田展准备做鸡豆花。
鸡豆花和豆花最大的区别是原材料不同。
鸡豆花不用豆子,而是用鸡脯肉配鸡蛋清和湿淀粉制成。
这道菜还有俗语:“豆花没有豆,吃鸡不见鸡”。
“豆花没有豆”,就是指鸡豆花原材料中并不含豆子,而“吃鸡不见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豆花”的形色质地与原料鸡肉相比已经是面目全非;
二是用以冲制“豆花”的汤是一种特制清汤,它也是以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这样汤味极鲜美,清澈见底,汤中无一物,可以说连鸡的影子也见不到了。
中华料理凡是卖的贵都有贵人,近代最好编的就是章总和兰贵人。
鸡豆花的故事:相传,废太子李承乾就曾住在郁山的寓所。
李承乾被流放到此,终日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一次,丫环将少许鸡肉剁碎后加入鸡蛋拌在一起,放入鸡汤中煮熟,霎时,锅中的肉酱变成了白白的“豆花”。
没想到误打误撞制成的这道食品,终于让太子开口吃饭。于是,这道“鸡豆花”也流传了下来,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因为材料讲究、做法精细,之前的鸡豆花都是有钱的官宦人家才能吃到。所以就被称为“贵人菜”了。
做鸡豆花,首先要熬清汤。
田展选用老鸡+老鸭+精肉+棒子骨开始熬汤。
高级清汤要小火,时间久一点,至少五六个小时。
田展可等不了,直接用气加速。
焯水后,看着第二锅水煮出鸡汤香味后,取一些鲜肉剁成肉茸,倒入微沸的汤锅中,肉茸在成熟的过程中,会吸附汤中的杂质,等成熟后,就全部浮在汤锅的表面上,用漏网捞出来扔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