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始终不明白如果按照时间计算,大汗的援军应该已经到了,可是为何一路行来却始终不见踪影?因为他打算带着队伍一直向北去与援军会和。可是军中粮尽逼着他只能带兵撤往赫图阿拉。如果要是没有这个原因阿济格几人根本不能遇到他们。
阿济格知道阿敏现在挺难的,所以也没有提什么过分要求。只是说一起跟着大队人马行进就好。巴布海和杜度来看他结果吃了闭门羹,两人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能悻悻而回。
经过此事后阿济格性情大变,最痛恨的是李永芳和范文程,认为正是这两个汉人的背叛才让自己吃了这么大苦、遭了这么大罪,发誓一定要亲手宰了他们。同时也让他在以后对投降到后金的所有明朝官吏,产生了很深的敌意和戒心。与皇太极继承汗位后“重用汉臣”的用人之策背道而驰,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阿敏对援军始终是充满希望的,虽率军撤往赫图阿拉但还是派出信使去给联系努尔哈赤。告诉伯父自己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并建议不要直接前往叆阳。因为哪里集结了两三万明军精锐,与其直接开战恐怕要不利。
其实阿敏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围攻东叶赫城数日,始终未能破城。原因就出在科尔沁贝勒明安的三个儿子身上。他们不仅暗中给叶赫军民提供各种物资,而且还提供后金方面的情报。并把叆阳是如何修筑城防工事、如何防御的情况告诉给了他们。这让东叶赫的军民信心倍增,立刻照葫芦画瓢开始全面加强防御。
这三位贝子这么做是为了达到最终吞并东叶赫的目的,但还不敢直接与努尔哈赤硬碰硬。他们表面上不吭声其实心里巴不得后金吃亏栽跟头。
努尔哈赤能不知道这三个小兔崽子的心思吗?他找来明安说起此事。希望明安回去后能好好教育他这三个儿子,不要破坏双方的同盟关系。
明安这人是倾向于后金的,另外双方还有姻亲关系,他得知此事后很恼火,回去后把三个儿子叫来每人抽了十鞭子。结果他这三个儿子嘴上认错其实心里更恨努尔哈赤和后金了。暗中派出使者去联系杨林,一是看看叆阳打的怎样了,摸摸明军的虚实;二是他们准备与明廷合作,提供最紧缺的战马给他们。
不过遗憾的是努尔哈赤猜到了他们的计划,将通往明境所有的道路封锁的死死的,迫使这三位贝子只能暂时断了这个念头。
东叶赫军民虽然获得科尔沁三位贝子的援助,但毕竟寡不敌众。而且对叆阳守城之法学习和理解的也不深刻,只是坚持了十余日便被攻陷城池。数千军民一部分战死大部分被俘。对于这些不臣服的人,努尔哈赤还没有最终决定如何处理他们。因为后金最缺的就是人丁,要是一下子把这些人都杀了,那么先前已经投降的叶赫部的人心里必然心生不满和恐惧,这对内部的团结稳定影响很大。
要是不杀这些人,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再次反叛。而且最让努尔哈赤恼火的是此次攻城后金军打的极为艰难,在有内应的情况还损失了将近两个牛录的兵力才拿下城池,因此他对这些叛乱的军民已经动了杀心。可皇太极和李永芳劝他要从长远考虑,不能为了一时之气杀了这些人。因此这位大汗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动刀杀人的理由。
明安的三个儿子闻之此事后琢磨了半天,认为既然东叶赫得不到了,但是被俘的那些人总得留下吧。要知道叶赫部的骑兵在女真各部中最为出色,就连努尔哈赤都亲口夸赞过。要是能得到他们必将有助于实力的扩大。
三人商量着用马匹换取这些战俘的性命,毕竟科尔沁部的战马也是有名。一匹马换一个人,这买卖对后金来说一点儿都不亏。可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个结果,那边巴雅喇派来的信使就到了。
努尔哈赤得知巴雅喇不仅在叆阳损兵折将而且还折了自己的义子扈尔汉,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一屁股坐在锦椅上,指着叆阳方向久久说不出话来。吓得代善、皇太极等人急忙上前又是捶背又是捋胸的一阵忙活。
努尔哈赤缓了好一阵后才缓过神来,当即下令全军启程直奔叆阳,自己要亲率大军为扈尔汉报仇,否则难以咽下这口恶气。他的三儿子莽古尔泰最先出来响应,高呼为扈尔汉报仇率先出去整顿兵马。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响应。
人群中只有代善、皇太极和李永芳还算清醒,他们认为刚刚征服复叛的叶赫诸多事项还没有处理好。尤其是明安的三个儿子阳奉阴违小动作不断,如果此时贸然南下他们趁机捣乱该如何处理?还有俘虏的数千叶赫军民,杀与不杀都是很棘手的问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