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绣振臂高呼,带领着反叛的军队向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攻,势如破竹,根本看不到停下来的趋势。
该说不说,之前孟云的一系列操作消灭了大部分的反叛者,打败了很多地方上的实力派,将一些传承久远对某个地方有支配权的大家族给消灭了不少。
借此打下了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基础。
但是因为战争频繁,孟云还来不及对这些地方进行真正的管控,甚至很多地方还为此成为了权力真空区。
这对于攻占那些地方的反叛军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本来他们还要自己动手打扫屋子,结果现在孟云直接帮他们把屋子打扫了好了,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儿?
那还不得不说,天底下真的就是有这样的好事。
因为这样的原因,只要孟云的军队败退,反叛军就能顺利占领当地,用比较低的成本维持住当地的局势,然后继续向孟云控制区发动进攻。
于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孟云的控制区就缩水了二分之一还要多,军队更是一败再败,待到最后,但凡是见到那面日月红旗,孟云的军队直接望风而逃。
不打了,打不过,打就是死,小命最重要。
对此,孟云一筹莫展,想不出任何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他派去的外交使者可以带回来带英的援军。
然而他注定是要失望的。
虽然说自从中华联邦进入到缅甸内战之中以后,东印度公司那边就不断派人侦查消息,印度总督府也对此非常的在意。
但是受到之前首相小皮特的警告,康沃利斯始终不敢让军事人员接近那一段地区,避免再次被中华联邦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然后继续向印度总督府施压。
康沃利斯是吃过一次亏之后就不想再吃第二次了,所以他原本是打算就这么苟过去的,最多是向伦敦方面送一些消息,告知他们缅甸局势的转变。
但是康沃利斯倒也没有料到孟云居然派遣了使者前来求援,还向印度总督府许以了非常大的好处。
包括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一系列的好处。
如果能够拿到这些好处,促成缅甸向带英的靠近,康沃利斯本人必然会得到巨大的功勋,由此重新返回伦敦的权力中枢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康沃利斯也知道,伦敦的指示就是绝对不要再和中华联邦出现什么冲突和纠纷。
伦敦无法承受与中华联邦闹僵关系之后带去的损失和经济震动,尼德兰的事情,伦敦不想经历,当前阶段,伦敦需要中华联邦的合作,而不是对抗。
所以康沃利斯被严格限制了自主权,绝不能向缅甸方向派遣一兵一卒,否则就要承担严峻的责任。
康沃利斯应该调集军队针对迈索尔王国发动进攻,争取打垮迈索尔王国,继续增加带英在印度次大陆上的影响力和利益,而不是继续在中华联邦的雷区上蹦迪。
康沃利斯很明白这件事情,所以虽然他对孟云许给的利益很是心动,却不得不悲痛的表示他不能向缅甸方面提供任何的帮助,尤其是军事帮助,那更是完全不可以。
如果他那么做了,非但不能帮到缅甸,反而会激怒中华联邦,并且把带英也给拖下水。
到时候康沃利斯会被伦敦议会的老爷们撕碎的。
孟云的使者苦苦哀求,不断提高价码,几乎达到了卖国的程度,却始终无法说动康沃利斯。
不对,更准确一点来说的话,康沃利斯早就被说动了,甚至不用说,他就已经很心动,可是死亡的威胁让康沃利斯心动却不敢行动。
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一个大美女脱光了衣服站在康沃利斯的面前,康沃利斯想要扑上去为所欲为,临门一脚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操作,重要的武器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种悲痛的感觉真的是太难受了。
孟云的使者没有带回去任何有效的承诺,康沃利斯随意的打发了他,他非常绝望,根本就没有回去,直接就在海上自杀了。
随行团队做鸟兽散。
孟云那边左等右等等不来消息,眼看着反叛军越发的逼近首都曼德勒,孟云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只能奋起反抗,做最后的搏杀。
兰芳十四年八月初六,在战斗中不断招兵买马、扩大实力的反叛军以五万人的军队包围了孟云所在的首都曼德勒。
春风得意的孟绣率领军队在城下叫骂,怒斥孟云,倾泻自己心中的怨气,表示自己一定会让孟云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当时,孟云手下的军队经过不断的战败和逃散之后,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万人,困守曼德勒这座孤城,没有任何支援,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
孟云集中了全部的军械物资用来守城,想要做最后一搏,孟绣则依仗着中华联邦军队的强悍火力对曼德勒城一通迅猛炮击。
一天一夜之后,曼德勒城被轰出了一些缺口,孟绣的反叛军大举进攻曼德勒,曼德勒守军也进行了最后的毫无意义的抵抗。
当时,天降大雨,数万人在曼德勒城内城外浴血厮杀,血水和雨水交融在一起,几乎把整個曼德勒变成了一座血色的城池。
陈子昂率领中华联邦第六兵团第六军第三营待在了曼德勒城外,没有参与进攻城池的巷战,只是负责提供炮火支援。
看着在血水中逐渐崩溃的曼德勒,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兰芳十四年八月初八,曼德勒城防崩溃,孟云的军队在巷战中被击败,占据优势力量的反叛军占领了曼德勒城,孟云龟缩在曼德勒皇宫一隅,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最后,孟云身边的所有卫士都已经战死,只剩下孟云和他的孙子孟概。
眼见局势无可挽回,孟云无奈之下只能一刀杀了孟概,然后仰天长啸,横刀自刎。
孟云死了,他所缔造的政权也彻底崩塌,孟绣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