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三口人这小日子甜蜜蜜的,有说有笑,有商有量的,日子有奔头。
只要闺女高兴,别说是种大棚,哪怕要天上的月亮了,当爹都得使劲蹦三蹦,帮着够一够。
大年初一,吃了饺子,花有才自己出去转悠着拜年,让闺女和儿子在家。
不认识没事,拜年了不就认识了嘛!
花家的外交工作还得他来负责,闺女不行,太好看了不放心。
儿子闷葫芦一个,也就跟自家人有的说,再说了还小呢,还是个小屁孩,毛都没长齐呢。
花家爷仨的新衣服,都是穿了好几年的,平时不舍得穿,就每年过年的时候穿几天,所以基本上跟新的一样。
原来家家户户的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布票是有限的,也没钱。
改革开放以后,有了万元户,个别人家的日子起来了。
王大爷家就是村里的典型代表,要不然儿子也不会盖了新瓦房不住,搬到市里去了。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喜气洋洋过大年。
大年初一这一天,就有那起的早的人家,三四点就起来下饺子,早就成群结队的出来拜年了。
一个家族里面一般男女分开,男的带着孩子们一拨,女的一拨。
花有才也不用挑挑选选,就挨家走就是,路上碰到了,不认识的自我介绍,拜到谁家唠几句就走人。
孩子们是最开心的,衣服口袋里装满了糖果。
……
花有才这一圈走下来,从村里西南角走到东北角,天都大亮了。
往回走的路上,再碰上人,都喊着一起坐坐了。
“叔,有空来家里坐啊。”
“花大哥,拜完年了来家里喝茶水……”
背井离乡,没有花家三兄弟的帮衬,在这个陌生的村里,真有点啥事需要帮忙,得舍下脸皮求人。
还有一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
虽说关起门来过自家的小日子,但并不是说就不跟邻居们好好处了。
平时不打交道,用着人的时候求上门就不好使了。
花有才借着过年的大好机会,也算在村里露了脸。
整个村子都知道了,村里西南角王家的新房子租给了姓花的一家人。
拜完年,就是各种耍,唠唠嗑打打牌,免不了聊到花家人。
花圆圆当初一共看了三处房子,当时王长江也在。
村里租房的也有几家,但可没有这老老少少一大家子的。
都是媳妇带着孩子,在村里租房。
既然是在村里租房的,就是不符合随军条件的。
符合条件的都在部队家属院呢!
当兵的也不是天天回家,一个星期回一次就不错了。
村里人不知道花圆圆的情况,单纯的以为只是随军。
·
花有才进屋的时候,就看到闺女和儿子背靠背互相依靠着坐在炕头上看书……
闺女和儿子从小念书就不行,念书他一直是支持的。
念到初中俩人都不读了,说是一念书就头疼,还学不会。
这咋还看上书了呢?
花方方看的是连环画,有意思着呢。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哈哈大笑……
花圆圆手里捧着的是一本农村实用手册,看得津津有味,这本定价1.04元的书真是太值了。
这简直是大百科全书,内容太全面了。
生产类里面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畜牧、鱼虾……
以后她要想干啥,老爹问就说书里说的,不用拿营业员说事了。
还有大年初一,她不去空间劳动,据说初一干活的话,这一年都得干活?
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