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我颁布的一系列制度是真好。
四月份,我率军出征以后,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再来参军。没想到在我们离开之后,就过了一段时间,前来报名参军的青壮依旧络绎不绝。
在开春后,前来参军的青壮多是来自建业、丹阳、吴三郡,其他郡县因为距离较远,所以都没来得及赶上。
这就造成了,在我回到金陵后,大营中依旧有着许多兵员。不仅让原本朱桓所部五千人,迅速扩充到了一万人,也让率部驻守在合淝、濡须、矿厂的孙翊、倪业、沈攸所部迅速得到了扩充。
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跟随我从江夏一起回来的贾华、董袭所部,原本总共只有三千余人,现在也很快就达到了满编。就连跟随我一起回来的暗卫,也在暗中迅速地发展壮大了。
不仅如此,随着新的俸禄标准被传到各郡县,以及各郡县郡兵、县兵的对应人数要求,也很快就完成了。
大县一千人,小县五百人。
各郡县的青壮在入不了正规军的情况下,也都积极加入到郡县兵的行列中。虽然只是三个月的傜役,但他们还是对此抱着很大的热情。
或许就为了参与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吧!这样在以后报名参加正规军的时候,便能够占到很大的优势,然后被挑选进去。
充足的兵员,就意味着需要发放海量的装备。好在之前的几仗,缴获的兵器、甲胄,不计其数。
除此以外,还有我方无数破损或者被裁汰的兵器、甲胄,这些都将用来装备郡县兵。
各个郡县也都有铁匠铺,在将分发下去的兵甲被一一修缮之后,便会立即发放到郡县兵的手中。
而正规军的装备,由金陵兵工厂专门提供。如今,一个月的产量便足以武装一万大军,另外还有无数箭矢和弩箭。
自兵工厂成立以来,制造的武器装备,已经足够武装十万大军。
已经制造出来的装备都将运往江夏前线,供给大军使用。一部分将用作换装,换掉那些破损的装备,另一部分则用来扩建军队。
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来讲,横扫三州只是时间问题。如今的荆州、江东两大军团,区区十二万人的编制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我的打算,等到全据扬、荆、交三州的时候,我的手里最起码要有三十万大军!除去各地的守备部队,也需要有一支二十万人的机动部队,才能够与曹军抗衡。
更何况,到时候距离统一南方,就差一个南郡和益州。
而现在,尚且还有荆南四郡和交州还没有打下来。
金陵大营内,现在有贾华、董袭、朱桓、沈攸四部,共计两万人。除去董袭率部留下,接替朱桓完成接下来一年的留守任务外,剩下的三部一万五千人都将跟随我一起前往江夏。
届时,朱桓所部将接替董袭,并入韩当的前军;沈攸则会并入太史慈的左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