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大老爷们儿都坐在里屋床上吹牛聊天,嫂子们还有杨家的几个闺女收拾残局,洗刷碗筷。
最后是中秋最重要的活动,不是赏月,而是拜月,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女性专属的活动,至于男的,不能跟着瞎掺合,一律边儿待着去~~
一般是当家娘做主祭,只是杨老娘没了,领头的自然顺位到了大嫂,她领着几个妯娌,还有杨家的闺女们搬桌子、拿东西到院子里拜月。
等到后世,中秋节连月饼都很少吃,更别说什么拜月了,杨谚第一次听这個词还是上学的时候,那时在大学有一个拜月社,三十块的入社费让杨谚望而却步,一直记到现在。
翻阅记忆,前身似乎也没有多少关于拜月的印象,于是杨谚就扒着窗户,想要目睹正宗的拜月仪式。
他们把桌子充作香案,摆到院子的东南角,香案中间摆的是用秫秸插成的一个长方形的架子,架子上面插着红黄纸裁成的斜旗,中间糊的黄红两色纸。
还没等他看清楚,杨老三一个脖溜过来,把杨谚拉到了炕沿边儿,笑骂道:“老娘们儿拜月,你看啥呢。”
杨谚无奈,只得老老实实坐在杨老三边上,继续听她们吹牛,吸二手烟。
供桌上供的叫“月亮码子”,纸上有画儿,分为三层,上面是大诸总圣,玉皇大帝,风云雷雨诸神,也有画观音、达摩的。
中间是关羽像,也有画财神土地的,下面则画着广寒宫殿阁,还有在婆林树下捣药的兔子,这个玉兔,就是太阴君,也就是月亮上的一把手。
除此之外还得供兔爷和兔奶奶,杨家这两个还是早先秦二爷给的,是比较少见的呱哒嘴兔爷,上唇是活的,一扥线嘴唇能乱动。
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花瓶,蜡扦上插红烛,花瓶一共有俩,一个插着鸡冠花,一个插着一枝干毛豆,正常还得再摆一盘藕,可现在市场没有卖的,便弄了俩萝卜。
这也是有说法的,鸡冠花,象征着月宫里的桂花树,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而供桌上的干毛豆,代表着草料,这可是“兔儿爷”最爱吃的。
而藕则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就是牙签,这是怕兔爷儿吃毛豆塞牙,萝卜应该也能勉强顶替一下了。
然后把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还有点时令水果当作孝敬,这些等撤供之后就能分着吃了。
当然这些都是量力而行,国人拜神佛讲的是心意,实在贫苦,对着月亮磕几个头也算是拜月,月亮奶奶肯定不会怪罪的。
大嫂最大,是主祭,先向神位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
杨家是普通人家,没有那么多老礼儿,就是为了求个心安,这就算礼成了。
之后就可以撤供了,先撤月亮码子,这个要在庭院中焚化,算是送神,本身就是秫秸和纸的制品,燃烧的自然快。
当然也有秫秸没有燃尽的情况,那家里的孩子就要享福了,秫秸会压在炕席底下,留着打尿炕的孩子。
就着火焰烤了烤手,火一灭,大嫂用个枯树枝扒拉了一下灰烬,确认没有残存的秫秸,便道:“把桌儿撤了吧,把东西搬屋里分分,迶迶你身子灵巧,把兔爷儿还放到你爷那个柜子上头,记着包紧了红布,别落了灰。”
杨成迶是杨老二家的老大,上高中了,还在学舞蹈,为人懂事,性格很像杨老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