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姚立功知道冀中平原上有一个抗倭英雄马本斋都是因为他在后世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老电影,名字就叫做《回民支队》。姚立功受爷爷老姚头的影响,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老电影以及那些军事教育电影十分感兴趣,喜欢看的都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侦察兵》这样的经典电影。十分崇拜英雄人物的姚立功在这个时空之中终于见到了马本斋这位抗倭英雄,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等待着他去做的姚立功就准备返回南京啦。就在他准备向马本斋告辞的时候,李廷芳却提出了一个很是让他为难的请求:他想加入姚立功的团队,跟着他打鬼子!
其实对于人手急缺的姚立功来说,他巴不得有李廷芳这样的即懂军事武功又高的人才加盟自己的团队。问题是李廷芳可是国民政府军政部在册的现役军官,就这样跟着自己被人发现的话很可能给李廷芳扣上“逃兵”的帽子送上军事法庭。但是姚立功也确实不舍得错失这么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稍稍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李廷芳的请求。
其实姚立功想得有些太多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每天阵亡、失踪的将士不知凡几,又有谁会关心这些事情呢?再说了,李廷芳的部下几乎全都战死在了那一场阻击战中,他要不是命大遇到想要去“捡漏”的马本斋也很可能活不到今天,恐怕现在“为国捐躯”的英雄名单里已经有了他的名字,军政部军官名册上面他的名字也已经被划掉啦。再说了,以他现在如此“吃香”的身份,必要的时候出面向军政部要一个小军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大不了再给老蒋送点军需物资就摆平啦。
马本斋和“回民抗倭义勇队”的战士们虽然对于姚立功要离开沧州有些依依不舍,但是他们也知道姚立功这样的“大人物”事务繁多,不可能长期留在这穷乡僻壤,只好利用晚饭的时间摆上一桌简单的酒菜给姚立功等人送行。
不过细心地马本斋对于小鬼子没有出来扫荡始终有些不放心,在督促村民们抓紧时间完善“地道”的同时,也不忘派出几拨人马前出到各个路口监督鬼子的动静。姚立功当然也十分清楚身处小鬼子包围之中的“回民抗倭义勇队”的处境,在酒桌上也只是点到为止,和马本斋
以及“回民抗倭义勇队”的几个干部碰了几杯酒就不再喝了。
已经被姚立功强悍的武功和深厚的韬略所折服的马本斋也趁机向姚立功请教了许多游击作战的诀窍,姚立功哪里懂得什么游击战,只好把润之先生总结出来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照搬了过来,却让马本斋和他的干部们再次惊艳了一回。
正说得高兴,院子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侦查员匆匆忙忙跑了进来,附身在马本斋耳旁悄悄说了几句话。马本斋一听完,“啪”地一声一拍大腿说道:“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小鬼子生性狭隘,睚眦必报,怎么可能吃了大亏不进行报复?”
几个干部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儿,姚立功这边的几个人却都非常淡定,脸色平静地看着马本斋,没有人发问。这让马本斋暗地里十分感慨:姚老弟毕竟不是平凡之人,连他的属下也都很具有大将风度,哪像自己这些人一点儿都存不住气。他不知道的是,“侏儒男”赵占魁等人并不是有什么“大将风度”,而是他们本来就是杀手出身,心性比较成熟;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老板充满信心,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身具“神功”的老板,所以才会显得镇定自若。
马本斋没有理会自己的几个手下,看着姚立功说道:“咱们的侦查员发现鬼子向献县增兵啦,而且过来的还都是骑兵。这些骑兵一到县城,就开始分兵几路将咱们周围的几个交通要道给堵了起来。而且每股骑兵人数都不下一二百人,看来是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里。不过我有些不解的是,明明我们‘回民抗倭义勇队’只有百十号人,鬼子为什么要如此劳师动众,连骑兵联队都用上了,小鬼子也他妈的太看得起咱们了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