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高山流水】
这一场讲的是山伯英台二人,三年同窗求学的内容,细致的展现了两人间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梁山伯发现了祝英台耳朵有耳洞。
看到这里,有人不解。
耳洞怎么了?
遮天位面。
安澜:“这耳洞有何讲究吗?”
一凡人:“耳洞在我们那里,是女子才会钉的,这次被梁山伯撞破,祝英台多半就要被揭穿身份了。”
然而出乎所料。
耳洞一事竟然被祝英台搪塞过去。
三年的相处,梁山伯对祝英台点点滴滴的照顾,已经让祝英台倾心于他。
此事虽然被搪塞过去,但英台的心不会作假。
二人同榻三年来。
祝英台都会在二人中间放一碗水,要求谁也不许打翻,梁山伯自然恪守规矩,充分尊重。
祝英台唱道:
“一碗清水似甘霖,甜润在口暖在心”
“这碗水,是梁兄的呵护与亲近”
“这碗水,是梁兄的自重和人品”
“这碗水,是英台的憧憬与仰慕”
“这碗水呀,是英台的心动与感恩!”
遮天位面。
安澜:“一碗水而已,哪里来的那么多门道?”
下边的一位说书先生刚为安澜解释完这段唱词,擦了擦汗,继续道:
“女子若与男子在成亲之前同榻而眠,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而祝英台此时扮的男儿身,却也脱不开礼法的束缚,只能这么做了。”
【丝丝情愫萌芽早,滴滴清水系情深】
天幕旁白响起,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愿与他,高山流水结知音。
在下定决心之后,祝英台拿出了玉蝴蝶扇坠,找到师母,坦白自己女儿身,希望师母能帮她和梁山伯做媒。
这是对当时礼法极大的冲击。
也体出了祝英台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女子。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为自己说媒,这已然是在挑战封建礼法的权威。
师母同样尊重祝英台的选择。
答应了下来。
【第四场:十八相送】
当场景出现。
旁白紧跟着浮现。
【蝶盟良缘一朝定,心若磐石永不移】
舞台。
三年时间已到,祝英台按照约定将要回家,梁山伯一路送行,二人依依不舍。
这里十八是字面意思,这一送,就送出了十八里。
一路,祝英台百般暗示,然而梁山伯却不懂祝英台的意思……
一次暗示。
二人见山道有柴夫,背柴下山。
祝英台问: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又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答: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却摇头:“他为家中把柴担,你为妻儿送下山。”
梁山伯却笑他糊涂。
再一次暗示。
二人继续前行,又见一清水塘。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笑道:“配鸳鸯,配鸳鸯,可惜英台不是女红妆。”
第三次,第四次……
二人眼前又出现一口井。
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