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皇宫之中,君臣对答。

李勣续道:至于皇四子李泰,生母乃是长孙皇后,虽然排行第四,但实为嫡次子。又才华横溢,且礼贤下士,故不但极得太宗溺宠,且深得朝臣称赞,宠冠诸王。

镜头闪回,李勣回忆往昔之事。

自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被废,太宗李世民思及齐王李祐谋反在先,汉王李元昌随之,魏王李泰又谋夺嗣,不由深为懊恼,便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三臣,皆至两仪殿中。

三臣之中,一为皇亲,一为文首、一为武魁。

太宗问道:我三子一弟,实伤朕心。今欲更立太子,却不知更应该相信何人!

说罢流涕,一时万念惧灰,竟扑倒御床,拔出佩刀,意欲自杀。

长孙无忌上前抱住太宗,李勣夺过佩刀,房玄龄跪倒在地,扯住龙袍。三人一齐劝慰:平民尚不能保妻贤子孝,况帝王之家乎?陛下休恼,亦择其贤者,更立为太子。

太宗难过半晌,向门外一瞥,看到晋王李治正在廊下侍立,由此问道:此子如何?

长孙无忌道:臣谨奉诏令!群臣如有异议者,请将其立即斩首。

房、李互视,俱各无辞。因知其妹长孙皇后所生三子,长子李承乾被废,次子李泰夺嗣获罪,已无缘太子之位。只惟此三子李治,方是自己亲外甥也。

太宗遂道:你三人既与我意见相同,但不知众议如何?

长孙无忌:晋王仁德孝顺,天下归心。请召集百官询问,如有不从,是臣等有负陛下。

此等立嗣要事,太宗岂能再问众臣?但虑李治性情懦弱,又对长孙无忌道:雉奴懦弱,恐不能守护社稷。吴王李恪英武果断,我欲立为太子,卿谓如何?

长孙无忌惊呼:陛下岂可出尔反尔?

太宗见他急切之状,不由笑道:是否因为李恪不是卿之外甥,你才极力反对?

长孙无忌:太子仁厚,乃守成之主。且储君至重,关乎天下气运,朝堂安定,怎能多次更改!臣为国家社稷为计,请陛下熟思。

太宗点头,只得作罢,于是便以李治为嗣,立为太子。

高宗李治听罢李勣密奏,这才大悟,深为感激娘舅,亦嘉赏李勣直言不讳。于是下诏,将胞兄李泰迁升濮王,允其开府于均州郧乡,设置僚属,车服珍膳,特加优异。

至永徽三年十二月癸巳日,濮王李泰薨逝,年仅三十三岁。

高宗十分伤心,特命以“诏葬”之礼治丧,是乃有唐以来最高丧葬规格。为之辍朝,追赠为太尉、雍州牧,又请法藏禅师为其往生祈福。

字幕:永徽元年正月,新年伊始,唐高宗李治册命嫡妻王氏为皇后。

愈加尊礼长孙无忌,使与褚遂良同心辅政,百姓阜安,颇有贞观之治遗风。

永徽元年六月,陇右道大总管高侃进击车鼻可汗,追至金山擒之,车鼻可汗部众俱都降唐。高宗以为大吉之兆,诏命将其安置在郁督军山,设置狼山都督府,以统领之;又在突厥故地,设置单于、瀚海两个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苏农等十四州;瀚海都护府管领瀚海、金徽、新黎等七都督,以及仙萼等八州。以突厥各部酋长为各州刺史、都督。

永徽元年八月,高宗李治重新册命布失毕为龟兹王,与那利、羯猎颠还国主政。

英国公李勣时年五十六岁,因见天下无事,欲专心入山授徒,光大鬼谷门派,由此再三上书,托病为由,固求解职。

高宗李治拗李勣不过,于是诏许解其左仆射之职,以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休致,可五日一朝,可十日一朝。但若朝中有事,须随叫随到。

李勣拜谢而出,由此心静身闲,常至骊山、华山及终南山中,或拜见骊山派掌门师母红拂女,或求教于华山派掌门,或求仙访道,潇洒如同神仙。

十月己未日,监察御史韦思谦上疏,劾奏中书令褚遂良倚仗权势,强行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家田地。高宗诏命刑部,核查此案。

大理少卿张睿册稽审之后上奏,以为地价系依当时标准评估,褚公并无罪过。

韦思谦不服,上疏奏道:估价之设,是备国家征购臣民私产时所须;臣下间私自交易,岂得以朝廷准估为定!张睿册舞文弄辞,附下罔上,其罪当诛。

高宗见此,遂命左迁褚遂良为同州刺史,贬张睿册为循州刺史。

韦思谦敢于劾奏当朝宰辅重臣,由此名扬朝野,天下皆知。

公元651年,永徽二年辛亥,春正月乙巳日。

唐高宗诏命,以黄门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奭,并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柳奭乃为光禄少卿柳亨兄长之子,王皇后舅父。

与此同时,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招集离散,庐帐渐盛。因闻太宗已崩,便复起自立之心,谋袭取西、庭二州。

庭州刺史骆弘义闻知其谋,上表进言其事,高宗遂遣通事舍人桥宝明驰往瑶池慰抚。

桥宝明往说贺鲁,恩威并用;贺鲁以为此时自己尚非唐朝敌手,遂听其劝,令长子咥运入宿宫卫。高宗授为右骁卫中郎将,寻复遣归。

未料咥运非但不感唐天子恩典,反劝说其父拥众西走,击破乙毘射匮可汗。阿史那贺鲁听从其子,遂发举族之兵,西击乙毘射匮可汗,一战大胜,并吞其部众。

贺鲁既由是威大震,遂建牙帐汗庭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

咄陆五啜、努失毕五俟斤闻风而至,皆都举部归之。贺鲁乃复拥兵众数十万,又主动与乙毘咄陆可汗连兵为盟,处月、处密及西域诸国多为附庸。

于是便以己子咥运为莫贺咄叶护,正式宣布叛唐自立。

所谓咄陆五啜,乃属突厥官职名称,分别乃谓:处木昆律啜、胡禄阙啜、摄舍提暾啜、突骑施贺逻施啜、鼠尼施处半啜。其中胡禄阙啜,乃是贺鲁女婿;弩失毕部却称为俟斤,有五俟斤乃谓:阿悉结阙俟斤、哥舒阙俟斤、拔塞干暾沙钵俟斤、阿悉结泥孰俟斤、哥舍处半俟斤。其中阿悉结阙俟斤最强盛,拥有数十万精兵。

贺鲁继立汗位,便命咥运率部入侵庭州,攻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杀略数千人。

唐高宗闻说贺鲁反唐,诏令讨伐。

乃命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同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卫将军萨孤吴仁为副总管,拨调府兵三万,再加回纥骑兵五万迎击。

大军未发,庭州刺史骆弘义献计:安国以信,驭狄以权,理有变通。贺鲁保一城,方寒积雪,谓唐兵必不来,宜乘此一举灭之。迁延及春生变,纵不率连诸国,必远迹遁去。且处蜜、处木昆等亦各欲自免,若留不进,彼与贺鲁复合矣。今虽严冬风劲,兵苦皲堕,又不可久留以费边粮,使贼得坚党附、赊死期也。请宽处月、处蜜等罪,专诛贺鲁,除祸务本,不可先治枝叶也。愿发射脾、处月、处蜜、契苾等兵,赍一月食,急趋击之,大军住凭洛水上为之景助,此驱戎狄攻豺狼也。且戎人藉唐兵为羽翼,今胡骑出前,唐兵蹑后,贺鲁穷矣。

唐高宗览奏,极力称善,诏令骆弘义为参赞军师,相助梁建方策划指挥。

大军到至庭州,急趋而前,欲发射脾、处月、处蜜、契苾等兵,然而处月部朱邪孤注却带兵依附贺鲁,据守牢山以抗唐军。梁建方与契苾何力引军奋勇攻击,朱邪孤注力经招架,便即全军溃退。唐军追赶五百里,复杀其部众五千人,俘虏朱邪孤注及渠帅六十以归。

梁建方等虽然获此全胜,但未伤阿史那贺鲁分毫,又打草惊蛇,骆弘义所谋未遂。

便当此时,焉耆王婆伽利卒。唐高宗遂遣突骑支还国,诏加右武卫将军。

时有金州刺史滕王李元婴,太宗李世民之弟,畋游无节,数度半夜归来,命开城门。百姓以为外敌来侵,每被惊扰,不得安眠。

又喜在城中引弓弹人,或埋活人于雪堆之中,以为戏笑。

御史上书弹劾其事,高宗便赐诏书切责痛斥:古来取适之方,亦应多绪,晋灵公荒悖之事,何足为则!朕以皇叔乃为至亲,不能致王于法,今此寄书,王岂无愧于心!

又闻李元婴与蒋王李恽皆好聚敛民财,乃赐诸王绢帛各五百段,独不赐予二王,并下诏敕:朕闻滕叔、蒋兄自能经纪,不须赐物;给麻两车,以为钱贯。

镜头闪回,补叙滕王之事。

字幕:李元婴,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亦是最幼之子。

贞观十三年,太宗将幼弟封为滕王,在其封地建立行宫,命名滕王阁。滕王甚能做作,更喜骄奢淫逸,初到封邑便大兴土木。因在滕州十六年,招至民怨沸腾。

高宗即位,将其贬到苏州,转任洪州都督,治所南昌。

李元婴不改在滕州所为,复选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又修起一座楼阁,高插云天,气势磅礴,亦名滕王阁。

九年之后,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依然按宫苑格局,在嘉陵江畔玉台山腰建起一处规模宏大行宫,则就是杜甫诗篇中所题阆中滕王阁。

闪回结束。永徽二年八月,己巳日。

高宗李治下诏,升任于志宁为左仆射,张行成为右仆射,高季辅为侍中。

是月郎州白水蛮反叛,寇掠麻州,攻夺县衙。朝廷闻报,乃遣左领军将军赵孝祖等发兵讨伐。赵孝祖引军奋击,历经十数战,终将秃磨蒲擒获斩杀。

闰九月,长孙无忌等删定律令格式呈献。唐高宗诏令颁布天下,行之四方诸州各县。

冬十一月,特浪羌酋董悉奉求、辟惠羌酋卜檐莫,各率部落前诣茂州,要求内附大唐。与此同时,窦州及义州蛮酋李宝诚等唆使部民造反,朝廷复使桂州都督刘伯英往剿。

刘伯英剿抚并用,终讨平之。

郎州道总管赵孝祖既斩杀白水蛮酋秃磨蒲,诸蛮皆遁入山林,不敢再出。

十一月中旬,其地忽降大雪,蛮人在林中难耐饥冻,死亡略尽。

赵孝祖修疏上奏:弄栋之西,更有小勃弄、大勃弄二川,酋长经常扇动诱惑弄栋部民,反我大唐。其大小勃弄以西,却与黄瓜、叶榆、西洱河相接,人众殷实,多于蜀川。因彼处并无大酋长,诸部散落自保,彼此间好结仇怨,互不统属。臣今既破白水,不如请以得胜之兵,四讨弄栋周边,平定大小勃弄,就便抚而安之。

高宗览奏许之。赵孝祖遂率兵乘胜西进,杀小勃弄酋长殁盛,俘获大勃弄酋长杨承颠,并击破当地聚落,就此压服西南蛮。

平定西南獠人叛乱,又顺势平灭大、小勃弄,由此振旅还师,遣使向长安报捷。

高宗李治览奏大喜,示与群臣:赵孝祖镇守郎州一路,西南诸蛮再无忧矣。

是岁末,百济遣使入贡。高宗欣慰之余,对来使说道:再勿与新罗、高丽相攻,不然吾将发兵讨伐。

百济使者唯唯称是,归报其王。来年春,吐谷浑、新罗、高丽、百济并皆遣使入贡。

永徽三年春正月,西北捷报传来,说大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人大破处月部落于牢山。又使副总管高德逸轻骑追之,行五百余里,生擒孤注可汗,斩首九千级。只因天寒地冻,马缺牧草,故引大军还师,以备牧草萌发再伐阿史那贺鲁。

高宗大喜,刚欲敕令嘉奖,随军御史表章继至,劾奏梁建方兵力足以继续追讨,因惧贺鲁兵马强盛而逗留不进;又高德逸敕令于边塞以公款购买良马,自取其神骏者以为私有。

高宗因梁建方等已建大功,故将御史奏章置之不问。

时有大理卿李道裕,趁机奏道:高德逸所取之马既称良骏,则必筋力异常,陛下虽然不罪功臣,但可没收其私,以实中宫之厩。

天子不答,待李道裕出,乃谓侍臣:道裕身为大理卿,乃属法官,进马并非其本职。今日之奏,实是妄揣我意;岂朕行事不为臣下所信邪!朕方自咎,故不复罢黜道裕耳。

字幕:李道裕,生卒年不详,京兆郡泾阳县人。隋朝朔州刺史李充节之孙,唐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之侄。父名李大通,在隋朝任千牛备身、通事谒者,因早死未仕唐朝。

高宗不纳李道裕之议,遍观朝贺群臣,忽想起托孤大臣褚遂良,便命将其自同州刺史任上调回朝中,复任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