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朕也是靠太祖留下的祖训登的基,当上的皇帝,但太祖借鉴宋朝交子和元朝元钞发明的大明宝钞确实可用性太差了。
朝廷只发却不收,极大的打击了天子百姓对大明宝钞的信任。”
宋代出现纸币以来,历经金元,其发币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朱元璋上台以后继承前制,没想到却造成了纸币大幅度的贬值,使明朝成了古代中国最后一个使用纸钞的王朝。
明朝建立之初,寄厚望于钞票,希望通过发行钞票来增加国家的收入,所以就有了这大明宝钞。
宝钞表面有“大明宝钞,天下同行”的字样,上面还写明了告发私印钞票者有赏。
币值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等。
因为考虑到很多人不识字,还细心的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示面值。
在钞票上印有钱串的图画,一串就代表一百文,同理如果是一贯的话,就画上十串。
官方又规定了大明宝钞与一些中介物的比值:每一贯钞票,等同于一千文钱,等于一两银子;
而四贯钞票又等同于一两黄金。这么一来,大明宝钞就与其他货币挂钩。
而到了实际的流通过程中,朱元璋却禁止金银的流通,甚至根据交易额的多少规定必须使用纸钞。
当时规定凡是一百文以上的交易就一定要使用纸币,而对于一百文以下的交易才可以使用铜钱。
金银则被完全禁止了。
但朱元璋制定的这种制度却有明显的弊端。
官方规定纸钞与金银等的比价,但是却是不可兑换的。
意思是假如你用手里的金银可以跟朝廷兑换等价的纸钞,但是如果你想把纸钞兑换成金银却是毫无可能。
而且政府对于宝钞的发行数量是没有限制的,完全把纸钞当作朝廷的敛财工具。
当需要收税的时候,朝廷规定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金银或者铜钱。
这么一来,民间的金银、铜钱就源源不断的流入了朝廷的口袋,但是由于纸钞的滥发,很快纸钞就遭到了大幅度的贬值。
据明实录记载,到了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每贯宝钞从兑换一千文钱到现在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文钱,贬值幅度高达六倍之多。
而当时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深受宝钞之害,就连官员也不能幸免,明初官员俸禄的发放是以宝钞支付的。
那么可想而知,随着宝钞的贬值,他们所能得到的俸禄也在不断的缩水。
对于本就俸禄不多的明朝官员来说,这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大明宝钞仍在流通,而且他留下祖制要求后世子孙必须使用宝钞。
一向视朱元璋的话为天意的朱氏后代子孙自然老老实实地奉行。
所以后世虽然纸钞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是从未停止发行。
不过此时的大明宝钞已经基本上沦为了废纸一堆。
老百姓非常的嫌弃,仅仅依靠皇权的影响力还在苦苦支撑而已。
所以,周忱可谓是顶着诛九族的风险向朱祁钰建议废除大明宝钞。
只有废除大明宝钞,回归铜钱和金银为通用货币,收田赋才会更容易些。
“大明的货币确实到了该改革的时候,周尚书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无错还有功。”
朱祁钰肯定了周忱的大胆,在周忱之前,不是没人想到大明宝钞这个问题,但都不敢提。
在大明,太祖朱元璋的话就是绝对圣旨。
本章已完 m.3qdu.com